搜索
首页 《同余方叔龚南才纳凉于筠谷竹间题五十六字》 蹑险扪萝策短藜,翠微深处有幽棲。

蹑险扪萝策短藜,翠微深处有幽棲。

意思:踏着险阻摸萝策短藜,青山深处有隐居。

出自作者[宋]陈文蔚的《同余方叔龚南才纳凉于筠谷竹间题五十六字》

全文赏析

这首诗《蹑险扪萝策短藜》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对登山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山中幽栖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情怀。 首句“蹑险扪萝策短藜”中,“蹑险”和“扪萝”两个词生动描绘了山中的险阻和藤萝之盛,而“短藜”则暗示了山路崎岖,需要借助短小的藜枝来支撑前行。这一句也暗示了诗人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精神。 “翠微深处有幽棲”一句,描绘了山中幽静的深处,这是诗人的归宿,也是他的精神家园。 “风常拂面炎凉变,事不关心得丧齐”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生活的宁静和诗人心境的淡泊。风常拂面,炎凉自变,表现出山中的气候变化和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事不关心,得丧齐之,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淡漠,以及对生死得失的超脱。 “白酒携来云外饮,新诗留向竹间题”两句,则是对山中生活的具体描绘,诗人携酒而来,在山中白云之处痛饮,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山中美景的喜爱,也表现出他的随性洒脱。同时,新诗留向竹间题,也表现出诗人对山中美景的欣赏和记录,以及他的文化素养。 最后,“相陪尽日馀清兴,犹自徜徉玩碧溪”两句,表达了诗人留连山水、忘却世俗烦忧的愉悦心情。他与山林相伴,尽日留连,欣赏碧溪美景,这种清兴尽日、徜徉山水的状态,正是诗人淡泊名利、超脱世俗情怀的体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登山途中和山中幽栖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情怀,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山中美景的喜爱和欣赏。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蹑险扪萝策短藜,翠微深处有幽棲。
风常拂面炎凉变,事不关心得丧齐。
白酒携来云外饮,新诗留向竹间题。
相陪尽日馀清兴,犹自徜徉玩碧溪。

关键词解释

  • 翠微

    读音:cuì wēi

    繁体字:翠微

    英语:blue mountain mists

    意思:
     1.指青翠掩映的山腰幽深处。
      ▶唐·李白《赠秋浦柳少府》诗:“摇笔望白云,开帘当翠微。”

  • 深处

    读音:shēn chù

    繁体字:深處

    造句:

  • 蹑险

    读音:niè xiǎn

    繁体字:躡險

    意思:(蹑险,蹑险)
    谓经歷险境。
      ▶《文选•曹植<求自试表>》:“若东属大司马、统偏师之任,必乘危蹑险,骋舟奋骊,突刃触锋,为士卒先。”
      ▶李周翰注:“危、险、谓

  • 扪萝

    引用解释

    攀援葛藤。 南朝 梁 范云 《送沉记室夜别》诗:“捫萝正忆我,折桂方思君。” 唐 宋之问 《灵隐寺》诗:“捫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宋 王安石 《九井》诗:“捫萝挽蔦到山趾,仰见吹泻何峥嶸。” 清 俞正燮 《黟县山水记》:“捫萝挽葛,时有至者。”

    读音:mén lu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