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老》 欲随年少强游春,自觉风光不属身。

欲随年少强游春,自觉风光不属身。

意思:想跟年轻强大游春,自然风光不属于自己。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春老》

全文赏析

这首诗《欲随年少强游春,自觉风光不属身。歌舞屏风花障上,几时曾画白头人?》是一首富含深意和情感的诗,它以一种看似轻松的方式描绘了人生的衰老和无奈,表达了诗人对青春逝去、年华老去的感慨。 首句“欲随年少强游春”,诗人似乎想要像年轻人一样充满活力地享受春天,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然而,这里的“年少”并非指真正的年轻,而是指青春的时光,暗示着诗人已经失去了那段时光。 “自觉风光不属身”一句,诗人开始表达出一种深深的无奈和失落感。他感到自己已经无法像过去那样充满活力地享受春天的风光,这暗示着他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已经不如从前。 “歌舞屏风花障上,几时曾画白头人?”这两句诗是全诗的核心,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深深感慨。他看到那些曾经在歌舞屏风和花障上展现的美丽风光,却从未在自己的生命中画上白头人,也就是从未有过自己的老去。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对衰老的无奈和悲凉感。 整首诗以一种看似轻松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衰老的深深感慨,语言朴素而情感深沉,给人以深深的震撼。它提醒我们珍惜时光,不要等到失去时才后悔没有好好把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欲随年少强游春,自觉风光不属身。
歌舞屏风花障上,几时曾画白头人?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游春

    读音:yóu chūn

    繁体字:游春

    意思:(参见游春)
    春天外出踏青。
      ▶阿英《关于<巴黎茶花女遗事>》引吴东园《法京巴黎茶花女史马克格尼尔行》:“百万佛郎声价贵,缠头无补游春费。”

  • 年少

    读音:nián shào

    繁体字:年少

    短语:年轻 正当年 身强力壮 常青 后生 青春

    英语:juniority

    意思:
     1.年轻。
      ▶《战国策•

  • 自觉

    读音:zì jué

    繁体字:自覺

    短语:两相情愿 志愿

    英语:conscious

    意思:(自觉,自觉)

     1.自己感觉到;自己意识到。
      ▶《孔子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