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鹦鹉洲送王九游江左》 月明全见芦花白,风起遥闻杜若香。

月明全见芦花白,风起遥闻杜若香。

意思:明全见芦花白,风起远远听到杜若香气。

出自作者[唐]孟浩然的《鹦鹉洲送王九游江左》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江景诗,描绘了黄鹤楼和鹦鹉洲的美景,以及在此处生活的各种生物。 首句“昔登江上黄鹤楼,遥爱江中鹦鹉洲”引入了黄鹤楼和鹦鹉洲作为背景,黄鹤楼是中国著名的古建筑,而鹦鹉洲则是在长江中的一块沙洲,是江中的名胜之一。 “洲势逶迤绕碧流,鸳鸯鸂鶒满滩头。”这两句描绘了洲的形状和江流环绕的景象,以及滩头满是鸳鸯鸂鶒的生动场景。鸳鸯和鸂鶒都是中国传统的水鸟,它们的出现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滩头日落沙碛长,金沙熠熠动光飙。”这两句描绘了日落时滩头的景象,金色的沙滩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令人感到壮美而热烈。 “月明全见芦花白,风起遥闻杜若香。”这两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月光下芦花洁白如雪,风起时杜若的香气飘散在空气中。这两句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最后,“君行采采莫相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希望友人能够珍惜这段美好的时光,不要忘记这里的美好景色和经历。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黄鹤楼、鹦鹉洲的美景,以及在此处生活的各种生物,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是一首非常优秀的江景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昔登江上黄鹤楼,遥爱江中鹦鹉洲。
洲势逶迤绕碧流,鸳鸯鸂鶒满滩头。
滩头日落沙碛长,金沙熠熠动光飙。
舟人牵锦缆,浣女结罗裳。
月明全见芦花白,风起遥闻杜若香。
君行采采莫相忘,
作者介绍 孟浩然简介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关键词解释

  • 月明

    读音:yuè míng

    繁体字:月明

    意思:
     1.月光明朗。
      ▶唐·白居易《崔十八新池》诗:“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元·袁士元《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小桥夜静人横笛,古渡月明僧唤舟。”<

  • 风起

    读音:fēng qǐ

    繁体字:風起

    意思:(风起,风起)

     1.风颳起来。
      ▶晋·陆机《豪士赋》序:“是以事穷运尽,必于颠仆;风起尘合,而祸至常酷也。”
      ▶唐·杜甫《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

  • 杜若

    读音:dù ruò

    繁体字:杜若

    意思:香草名。多年生草本,高一二尺。叶广披针形,味辛香。夏日开白花。果实蓝黑色。
      ▶《楚辞•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唐·皮日休《端忧》诗:“篔筜飒兮雨

  • 芦花

    读音:lú huā

    繁体字:蘆花

    英语:reed catkins

    意思:(芦花,芦花)

     1.芦絮。芦苇花轴上密生的白毛。
      ▶隋·江总《赠贺左丞萧舍人》诗:“芦花霜外白,枫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