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從进长老归天台》 霞标起处瞻鸳刹,风信平时过鹭涛。

霞标起处瞻鸳刹,风信平时过鹭涛。

意思:霞标起处看鸳刹,风相信平时过白鹭涛。

出自作者[宋]钱惟济的《送從进长老归天台》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风景和寺庙的壮丽,表达了作者对道教文化的敬仰和对自然的赞美。 首句“枢府多年识相毫,又飞钚锡出神皋”,描绘了作者对道教文化的深厚理解,以及他对于道教圣地神秘性的向往。其中,“相毫”可能指的是道教中使用的法器,而“钚锡”则可能是指道士的锡杖,两者都象征着道教文化的神秘和神圣性。“出神皋”则进一步描绘了道教圣地的高耸入云、神秘莫测的特点。 “霞标起处瞻鸳刹,风信平时过鹭涛”两句,描绘了寺庙周围的美景。其中,“霞标”指的是寺庙的高耸入云的特点,“鸳刹”则是指寺庙的华丽和神圣。“风信平时过鹭涛”则描绘了风信过处,白鹭飞翔,水波荡漾的美景。 “月露空濛迷桧楫,天香芬郁湿兰袍”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环境和氛围。其中,“月露空濛迷桧楫”描绘了月夜下的寺庙环境,露水弥漫,桧楫声声,给人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感觉。“天香芬郁湿兰袍”则描绘了寺庙的香气扑鼻,芬芳馥郁,如同兰花的香气一样,让人心旷神怡。 最后,“道猷法窟从此始,应叹吾生空二毛”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道教文化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自己年老无成、无法像道猷那样修行的一种遗憾和感慨。其中,“道猷法窟”指的是道教修行的地方,“空二毛”则是指作者已经白发苍苍,但仍然一事无成。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风景和寺庙的壮丽,表达了作者对道教文化的敬仰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自己年老无成的一种遗憾和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枢府多年识相毫,又飞钚锡出神臯。
霞标起处瞻鸳刹,风信平时过鹭涛。
月露空濛迷桧楫,天香芬郁湿兰袍。
道猷法窟從兹始,应歎吾生空二毛。

关键词解释

  • 霞标

    读音:xiá biāo

    繁体字:霞標

    意思:(霞标,霞标)

     1.语本晋·孙绰《游天台山赋》:“赤城霞起以建标。”后因用以称浙江·赤城山上立的标记。
      ▶宋·沈遘《天台山送僧象微归山》诗:“赤城建霞标,上与

  • 风信

    读音:fēng xìn

    繁体字:風信

    英语:wind

    意思:(风信,风信)

     1.随着季节变化应时吹来的风。
      ▶唐·张继《江上送客游庐山》诗:“晚来风信好,併发上江船。”

  • 平时

    读音:píng shí

    繁体字:平時

    短语:往常 素日 平素 平生 素常

    英语:in normal times

    意思:(平时,平时)

     1.平日,平常时

  • 起处

    读音:qǐ chǔ

    繁体字:起處

    意思:(起处,起处)
    犹起居。
      ▶清《今世说•言语》:“毛稚黄负才善病,六载起处,不离床榻。人以为忧。
      ▶毛自若曰:‘病味颇亦佳,第不堪为躁热人道耳。’”罗家伦《是爱情

  • 鹭涛

    读音:lù tāo

    繁体字:鷺濤

    意思:(鹭涛,鹭涛)

     1.汉·枚乘《七发》:“衍溢漂疾,波涌而涛起,其始起也,洪淋淋焉,若白鹭之下翔。”后因以“鹭涛”指波涛。
      ▶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