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阴泊龟山寄园明》 一庵老宿何处峰,孤舟倦客沙边雨。

一庵老宿何处峰,孤舟倦客沙边雨。

意思:一座寺庵老住在何处峰,我船倦客沙边雨。

出自作者[宋]张耒的《春阴泊龟山寄园明》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东风淮声鸣万鼓,山头孤塔藏烟雾》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旅途生活的优美诗篇。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淮河边的山峰、孤塔、老庵、柳树、白蘋汀等景象,以及倦客在沙边雨中的感受。 首联“东风淮声鸣万鼓,山头孤塔藏烟雾”,东风呼啸,淮水声声如万鼓齐鸣,山头的孤塔在烟雾中隐现。这里以声音和视觉的描绘,生动地描绘了淮河边的自然景象。东风呼啸,给人一种豪迈、雄浑的感觉,而淮水声声如万鼓齐鸣,又给人一种繁忙、热闹的氛围。山头孤塔在烟雾中隐现,更增添了诗意的朦胧美。 颔联“一庵老宿何处峰,孤舟倦客沙边雨”,描述了一位老宿在峰峦中不知何处,只有孤单的客船在沙边的雨中摇曳。这里以寓言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生活的感慨和对老宿的同情。同时,孤舟和沙边雨的描绘,也增添了诗篇的孤独感和倦意。 颈联“杨柳梢头春未多,白蘋汀下正沧波”,描绘了杨柳梢头的春色还未多,白蘋汀下却是一片茫茫的水波。这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同时,白蘋汀下的茫茫水波,也增添了诗篇的辽阔感。 尾联“莫向春阴开病眼,风烟如此奈愁何”,诗人劝告读者不要在春阴中打开病眼去看待世界,因为风烟如此,即使再愁苦又能怎样呢?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生活的豁达态度和对愁苦的超越。即使面临风烟,也要积极面对生活,因为生活总是美好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淮河边的自然景象和旅途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敬畏。诗篇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东风淮声鸣万鼓,山头孤塔藏烟雾。
一庵老宿何处峰,孤舟倦客沙边雨。
杨柳梢头春未多,白苹汀下正沧波。
莫向春阴开病眼,风烟如此奈愁何。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

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关键词解释

  • 孤舟

    读音:gū zhōu

    繁体字:孤舟

    意思:孤独的船。
      ▶晋·陶潜《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诗:“眇眇孤舟游,绵绵归思纡。”
      ▶宋·陆游《戏题江心寺僧房壁》诗:“史君千骑驻霜天,主簿孤舟冷不眠。”
      ▶明

  • 何处

    读音:hé chǔ

    繁体字:何處

    英语:where

    意思:(何处,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
      ▶《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唐·王昌龄《梁苑》诗:“万乘

  • 老宿

    读音:lǎo sù

    繁体字:老宿

    意思:
     1.年老而资深的人。
      ▶《北史•齐平秦王归彦传》:“归彦曰:‘元海、干和,岂是朝廷老宿?’”
      ▶《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元年》:“初,爽以桓范乡里老宿,于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