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无山外事,何必过天台。
意思:如果没有山外的事,为什么一定要经过天台。
出自作者[宋]陈著的《夜宿倪庵坐雨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一自入庵来,翛然百念灰》是一首描绘静心修行的庵中生活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热爱和对尘世纷扰的不屑。
首句“一自入庵来,翛然百念灰”,诗人自述自从进入庵中,心境变得宁静,所有的杂念和欲望都像被灰烬一样消散。这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形容心境的平静和无欲无求。
“松风晴后雨,涧水静中雷”这句描绘了庵中的自然环境,松风轻拂,涧水潺潺,时而安静如雷,时而激荡如雷。这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也暗示了人世间的纷扰和名利都是过眼云烟。
“邻户祈蚕母,樵翁挟雉媒”这句描绘了庵周边的日常生活,邻家在祈求蚕宝宝健康成长,樵夫在寻找新的燃料,也包括雉鸡的引诱者。这些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示了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欣赏。
最后一句“若无山外事,何必过天台”表达了诗人对山外世界的淡然态度。他觉得如果没有山外的纷扰事情,何必一定要经过天台呢?这表明他对山中的生活有着深深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尘世的淡然和超脱。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自然、满足的庵中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热爱和对尘世的超脱。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也启示我们要学会放下纷扰,享受当下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