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杂咏六言八首》 退之效玉川体,子美和舂陵地。

退之效玉川体,子美和舂陵地。

意思:退的效果玉川体,你的美貌和舂陵地。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杂咏六言八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退之效玉川体,子美和舂陵地。
古训后生可畏,俗语文人相轻。》,它是一首对两位唐代诗人韩愈和杜甫的赞美诗。韩愈效仿卢仝的诗风,而杜甫则回应了元结的诗风。诗中强调了后生的古训,即年轻人也有他们的优点,而那些浅薄的俗人却往往互相轻视。 首句“退之效玉川体,子美和舂陵地。”描绘了韩愈效仿卢仝诗风的情景,以及杜甫回应元结诗风的情景。这里巧妙地运用了两位诗人之间的文学互动,展示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和互相学习。 “效”和“和”这两个字用得十分巧妙,表达了诗人对两位诗人文学才华的赞赏。韩愈效仿卢仝诗体,显示了他的文学造诣和艺术追求;而杜甫回应元结诗风,则展示了他的文学敏感性和对诗歌传统的尊重。 “古训后生可畏,俗语文人相轻。”这两句诗是全诗的核心,强调了后生可畏的古训。诗人认为年轻人也有他们的优点和才华,不能因为年纪轻就轻视他们。这种观点体现了对年轻一代的尊重和期待,也表达了对那些浅薄俗人的批评。 整首诗通过描绘两位唐代诗人的文学互动,强调了后生可畏的古训,批评了俗语文人之间的互相轻视。诗人通过赞美韩愈和杜甫的文学才华和互相学习,表达了对年轻一代的尊重和期待,以及对文学传统的敬重。这首诗不仅是对两位诗人的赞美,也是对文学传统的敬重和对年轻一代的期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退之效玉川体,子美和舂陵地。
古训后生可畏,俗语文人相轻。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玉川

    读音:yù chuān

    繁体字:玉川

    意思:
     1.清澈的河水。
      ▶唐·白居易《和李相公六韵》:“似从银汉下,落傍玉川西。”
      ▶金·元好问《济南庙中古桧同叔能赋》诗:“青余玉川润,根入铁岸古。”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