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陪宣城大夫崔公泛后池兼北楼宴二首》 亭台阴合树初昼,弦管韵高山欲秋。

亭台阴合树初昼,弦管韵高山欲秋。

意思:亭台组合树开始白天,弦管韵高山想秋天。

出自作者[唐]许浑的《陪宣城大夫崔公泛后池兼北楼宴二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作者在芳池泛舟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联“陪泛芳池醉北楼,水花繁艳照膺舟。”描绘了作者在芳池泛舟的场景,水花繁盛艳丽,照亮了船只。这不仅是一个美丽的景色,更是一种生活的享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颔联“亭台阴合树初昼,弦管韵高山欲秋。”描绘了亭台周围的景色,树荫掩映,初升的阳光透过树叶洒在亭台上,管弦乐声在空气中回荡,仿佛高山流水。这一联描绘了作者在泛舟过程中的感受,既有自然的美丽,又有音乐的和谐,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欣赏和享受。 颈联“皆贺虢岩终选傅,自伤燕谷未逢邹。”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未能得到重用的感慨。他为虢岩最终被选为傅而高兴,同时也为自己的命运感到伤感。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无奈和感慨,也透露出他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尾联“遥对家山未忆归,江上西来共鸟飞。”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他望着家乡的方向,心中涌起思乡之情,同时也期待着未来的美好生活。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也透露出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芳池泛舟的描绘和对生活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既有自然的美丽,又有音乐的和谐,还有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这些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优美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陪泛芳池醉北楼,水花繁艳照膺舟。
亭台阴合树初昼,弦管韵高山欲秋。
皆贺虢岩终选傅,自伤燕谷未逢邹。
昔时恩遇今能否,一尉沧洲已白头。
江上西来共鸟飞,剪荷浮泛似轻肥。
王珣作簿公曾喜,刘表为邦客尽依。
云外轩窗通早景,风前箫鼓送残晖。
宛陵行乐金陵住,遥对家山未忆归。
作者介绍 汪精卫简介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关键词解释

  • 高山

    读音:gāo shān

    繁体字:高山

    短语:峻 小山 山岳 岳

    英语:alpine

    意思:
     1.高峻的山。亦比喻崇高的德行。
      ▶《荀子•劝学》:“故不

  • 阴合

    读音:yīn hé

    繁体字:陰合

    意思:(阴合,阴合)
    私下联合。
      ▶《战国策•秦策二》:“使人使齐,齐·秦之交阴合。”
      ▶《史记•张仪列传》:“善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使人随张仪。”

  • 管韵

    读音:guǎn yùn

    繁体字:管韻

    意思:(管韵,管韵)
    箫笛等管乐器的声音。
      ▶南朝·陈后主《上巳玄圃宣猷堂禊饮同共八韵》:“莺喧杂管韵,钟响带风生。”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