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客去》 已放闲云归海岳,依然寒日下林丘。

已放闲云归海岳,依然寒日下林丘。

意思:已经放在云归大海山岳,依然寒冷天下林?。

出自作者[现代]马一浮的《客去》

全文赏析

这首诗《辩如摩诘不须酬,经到曹溪一句休》是一首描绘禅宗哲理的诗篇,主要表达了诗人对禅宗的理解和感悟。 首先,诗中提到了辩如摩诘和曹溪,这是两个重要的禅宗概念。辩如摩诘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别号,他以诗、画、佛理三绝而闻名。曹溪则是指的禅宗六祖惠能弘扬的曹溪宗,是禅宗的重要流派。 “辩如摩诘不须酬,经到曹溪一句休”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禅宗哲理的理解。诗人认为,理解禅宗无需繁复的辩论和言辞,只需深入到曹溪宗的教诲中,领会其中的精髓即可。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领悟,无需过多的言辞表达。 “无法与人焉可说,将心安汝更何求!”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禅宗的内心体验和自我领悟的重要性。在禅宗看来,真正的教诲不在于言语,而在于内心的安顿和领悟。因此,诗人认为禅宗的教诲无法用言语传达给所有人,只有通过自身的体验和领悟才能真正理解禅宗的真谛。 “僧来野寺钟声暝,鸟散空阶树影留”这两句诗描绘了禅修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宁静、淡泊的向往。野寺钟声、空阶树影,这些自然元素与禅修者的内心世界相互映照,营造出一种宁静、淡泊的氛围。 最后,“已放闲云归海岳,依然寒日下林丘”这两句诗描绘了禅修后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超脱的追求。诗人仿佛已经放下了世俗的牵绊,如同闲云归海岳一般自由自在;而寒日下林丘的景象,则象征着超脱尘世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禅宗哲理的精髓,表达了诗人对宁静、淡泊、自由、超脱的向往和追求。通过深入骨髓的领悟和内心的安顿,诗人希望能够达到一种超越言辞、超越世俗、超越自我的境界。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禅宗哲理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辩如摩诘不须酬,经到曹溪一句休。
无法与人焉可说,将心安汝更何求!
僧来野寺钟声暝,鸟散空阶树影留。
已放闲云归海岳,依然寒日下林丘。
作者介绍 马一浮简介
马一浮(1883~1967),幼名福田,字一佛,后字一浮,号湛翁,别署蠲翁、蠲叟、蠲戏老人。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思想家、诗人和书法家。是引进马克思《资本论》的中华第一人,与梁漱溟、熊十力合称为“现代三圣”(或“新儒家三圣”),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浙江大学校歌》的词作者,浙江大学原教授。于古代哲学、文学、佛学造诣精深,又精于书法,合章草、汉隶于一体,自成一家。曾应蔡元培邀赴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任浙江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是第二、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会特邀代表。所著后人辑为《马一浮集》。

关键词解释

  • 日下

    读音:rì xià

    繁体字:日下

    英语:At present

    意思:
     1.太阳落下去。
      ▶北周·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既而日下泽宫,筵阑相圃,怅徙跸之留欢,眷迴銮之余舞。”

  • 海岳

    读音:hǎi yuè

    繁体字:海岳

    意思:(参见海岳)
    见“海岳”。

    详细释义:1.大海和高山。旧唐书?卷六十六?房玄龄传:『臣老病三公,旦夕入地,所恨竟无尘露,微增海岳。』

  • 闲云

    读音:xián yún

    繁体字:閑雲

    意思:(闲云,闲云)
    亦作“闲云”。
     悠然飘浮的云。
      ▶唐·王勃《滕王阁》诗:“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唐·李白《赠丹阳横山周处士惟长》诗:

  • 林丘

    读音:lín qiū

    繁体字:林丘

    意思:亦作“林坵”。亦作“林邱”。
     
     1.树木与土丘。泛指山林。
      ▶南朝·宋·谢惠连《西陵遇风献康乐》诗:“零雨润坟泽,落雪洒林丘。”
      ▶元·萨都剌《次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