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游茅山道中望冈阜西南来势若连环既赴三茅而》 三茅如轩恋,次序俨弟昆。

三茅如轩恋,次序俨弟昆。

意思:三茅如轩恋,次序俨兄弟。

出自作者[宋]周必大的《游茅山道中望冈阜西南来势若连环既赴三茅而》

全文创作背景

周必大的《游茅山道中望冈阜西南来势若连环既赴三茅而》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诗人在游览茅山途中,望着连绵起伏的山冈,感受着大自然的壮美,从而产生了创作的灵感。 茅山位于中国江苏省常州金坛区和镇江句容市,是一座著名的道教名山,因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周必大在游览茅山时,被冈阜的奇特地形所吸引,从而写下了这首诗。 此外,周必大在宋代文学史上是一位重要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作品往往注重表现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因此,这首诗也可以看作是周必大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和颂扬。 综上所述,周必大的《游茅山道中望冈阜西南来势若连环既赴三茅而》是在游览茅山时,被自然风光所吸引,即兴创作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千峰溧阳来,势若西南奔。
遥拱三茅峰,不敢迫至樽。
三茅如轩恋,次序俨弟昆。
正西辟夷涂,群仙之所门。
作者介绍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

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进士及第。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举博学宏词科。曾多次在地方任职,官至吏部尚书、枢密使、左丞相,封许国公。庆元元年,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嘉泰四年(1204年),卒于庐陵,追赠太师。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

周必大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后人汇为《益国周文忠公全集》。

关键词解释

  • 次序

    读音:cì xù

    繁体字:次序

    短语:序 先来后到 主次 第 先后

    英语:(n) sequence; order

    意思:
     1.先后顺序。
      ▶《荀子•

  • 三茅

    读音:sān máo

    繁体字:三茅

    意思:
     1.古代供祭祀用的三嵴茅草。
      ▶《晋书•礼志上》:“武皇帝亦初平寇乱,意先仪范。其吉礼也,则三茅不翦,日观停瑄。”详“三嵴茅”。
     
     2.指传说中修仙

  • 弟昆

    读音:dì kūn

    繁体字:弟昆

    意思:亦作“弟晜”。
     弟兄。
      ▶唐·杜甫《彭衙行》诗:“誓将与夫子,永结为弟昆。”
      ▶宋·苏轼《东坡》诗之八:“吾师卜子夏,四海皆弟昆。”
      ▶元·师严《大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