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虽散殊,孰非道之体。
意思:万物虽然散不同,谁不是道体。
出自作者[宋]李覯的《和育王十二题·七佛石》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探索“道”的体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万物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首句“万物虽散殊,孰非道之体”,诗人以万物为对象,揭示出其虽然各自独特且分散,但它们都是“道”的体现。这里的“道”可以被理解为宇宙的根本法则,或者说是人生的真谛。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出对万物之间内在联系和统一性的理解,强调了“道”的普遍性和无所不在。
第二句“何必石岩岩,方疑金色臂”,诗人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即使是最坚硬的岩石,也并非与“道”无关。这里,“石岩岩”象征着坚硬、顽固、难以改变的事物,而“金色臂”则象征着神秘、超越、超越物质的精神世界。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理解,强调了精神世界的超越性和重要性。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万物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强调了“道”的普遍性和超越性。诗人通过对比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不同,表达了对精神世界的重视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真谛的探索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生智慧的诗篇,它引导读者去思考自然万物和人生哲理之间的关系,去探索人生的真谛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