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征鸿图》 一群嘹呖相呼处,多在萍荒浅水洲。

一群嘹呖相呼处,多在萍荒浅水洲。

意思:一群响亮呖互相呼喊的地方,多在萍荒浅水洲。

出自作者[明]唐寅的《征鸿图》

全文赏析

这首诗《白露蒹葭八月秋,征鸿又作稻梁谋。一群嘹呖相呼处,多在萍荒浅水洲。》以白露节气为背景,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通过征鸿、蒹葭、萍荒浅水洲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农耕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首句“白露蒹葭八月秋,征鸿又作稻梁谋。”点明了时间——白露节气的八月,描绘了蒹葭摇曳、秋风萧瑟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征鸿为了生存而寻找食物的情景。这里征鸿“稻梁谋”的意象,寓意着生存的艰难和奋斗的决心。 “一群嘹呖相呼处,多在萍荒浅水洲。”这两句描绘了征鸿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相互呼唤、寻找栖息之处的场景。其中,“嘹呖”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征鸿的叫声,而“萍荒浅水洲”则暗示了环境的恶劣和生存的挑战。 整首诗以白露节气为背景,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征鸿的生存状态,表达了作者对农耕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艰辛和奋斗精神的赞美,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然与人类和谐共生的向往。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意象鲜明,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同时,这首诗也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白露蒹葭八月秋,征鸿又作稻梁谋。
一群嘹呖相呼处,多在萍荒浅水洲。
作者介绍 晏殊简介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

唐寅的始祖是前凉陵江将军唐辉,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唐寅,他在自己的书画题名中也常用“晋昌唐寅”落款。而到了唐初,其祖唐俭跟随李渊起兵,被封为“莒国公”,所以唐寅也常常自称“鲁国唐生”。到了明代,其祖唐泰任兵部车驾主事,死于土木堡之役。唐泰的后代子孙多散部在苏州吴县白下、桥里间一代。唐寅也正是出生在这一带,其父唐广德经营一家小酒馆。其父让他读书求取功名,唐寅不负父望,十六岁中苏州府试第一入痒读书。28岁时中南直隶乡试第一,次年入京应战会试。突发变故让唐寅丧失进取心,从此游荡江湖,埋没于诗画之间,终成一代名画家。

绘画宗法李唐、刘松年,融会南北画派,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师承唐代传统,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秀逸。书法奇峭俊秀,取法赵孟頫。

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关键词解释

  • 浅水

    读音:qiǎn shuǐ

    繁体字:淺水

    造句:

  • 一群

    读音:yī qún

    繁体字:一群

    英语:regiment

    意思:
     1.表数量。用于成群的人或动物。
      ▶北周·庾信《奉答赐酒》诗:“野人相就饮,山鸟一群惊。”
      ▶唐·杜甫《

  • 嘹呖

    读音:liáo lì

    繁体字:嘹嚦

    意思:(嘹呖,嘹呖)
    形容声音响亮凄清。
      ▶《宣和遗事》后集:“俄空中鴈声嘹呖,自北而南。”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游天台山日记》:“寺前后多古杉,悉三人围,鹤巢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