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廉州孟太守祠堂》 不贼蚌蛤胎,水底多还珠。

不贼蚌蛤胎,水底多还珠。

意思:不伤害蚌蛤胚胎,水下多回珠。

出自作者[宋]陶弼的《题廉州孟太守祠堂》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颂古代的官员孟太守,他以忠诚和信义治理地方,不侵犯无辜的生命,尤其是对蚌蛤这类生物的生命给予了尊重,因此也使得水底珍珠得以孕育。 首句“昔时孟太守,忠信行海隅”直接点明主题,描绘了孟太守以忠信之道治理海边的情景。 “海隅”指的是海边之地,这是对孟太守治理下的地方的具体描述。 “不贼蚌蛤胎,水底多还珠”这两句则是对孟太守的进一步赞美。 “贼”在此处是伤害的意思,而“蚌蛤胎”则是指蚌蛤的怀孕期。孟太守的政策是尊重蚌蛤的生命,不侵犯它们的怀孕期,这样的行为使得蚌蛤得以正常生长,也使得水底珍珠得以孕育。 “多还珠”则进一步强调了尊重生命的重要性,它象征着尊重生命的结果——珍珠的出现。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孟太守以忠诚和信义治理地方的形象,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尊敬。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尊重每一个生命,因为每一个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此外,这首诗也寓含了一定的哲理,即“天道酬勤,地道载物”,尊重生命,保护环境,最终也会得到自然的回报。这也正是这首诗所要传达的核心思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昔时孟太守,忠信行海隅。
不贼蚌蛤胎,水底多还珠。

关键词解释

  • 还珠

    读音:huán zhū

    繁体字:還珠

    意思:(还珠,还珠)
    《后汉书•循吏传•孟尝》:“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採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于交阯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于道。
      ▶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

  • 蚌蛤

    读音:bàng gé

    繁体字:蚌蛤

    意思:蚌与蛤。长者通曰蚌,圆者通曰蛤。诗文中常混用以称蚌。
      ▶《韩非子•五蠹》:“民食果蓏蚌蛤。”
      ▶《吕氏春秋•精通》:“月望则蚌蛤实,群阴盈;月晦则蚌蛤虚,群阴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