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李漕用之二首》 它日公归奉清问,可无鲠论赞烹封。

它日公归奉清问,可无鲠论赞烹封。

意思:哪天你回家给清问,可没有性格论赞烹封。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送李漕用之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深刻评价,表达了诗人对政治得失的独到见解。 首联“汉廷盐铁议交攻,有诏姑惟旧法从”,提到了历史上的盐铁之议。这是汉代的一次重大政治事件,当时盐铁商人联合攻击国家政策,汉廷部分官员也倾向他们的观点,欲改弦更张。然而,诗人认为应该坚持旧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颔联“闻道岭南歌圣主,一如河北感仁宗”,则是对当下政治形势的评价。诗人听说岭南的人民在歌颂圣主的仁政,就像河北的人民对仁宗的怀念一样。这里诗人暗示,现在的皇帝和过去的仁宗一样,有着仁爱之心,应该得到人民的赞扬和尊敬。 颈联“向舒自是堪王佐,桑孔安知富大农”,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观点。向舒和桑孔是两个历史人物,向舒是战国时齐国的名臣管仲,他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桑孔则是孔子弟子,以仁义为己任。诗人认为向舒懂得如何辅佐君王,而桑孔则不知道如何使国家富强,也就是大农。这里诗人批评了那些不了解实际情况,只知空谈道德学问的人,而主张应该实事求是,以国家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 尾联“它日公归奉清问,可无鲠论赞烹封”,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如果有一天你(指诗人所赞赏的人)回到朝廷,皇帝向你询问国事,你难道不应该提出中肯的意见,赞扬好的政策吗?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信心和对有识之士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政治得失、人才使用、国家治理等方面的深入思考和独到见解,充满了对国家未来的热切期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汉廷盐铁议交攻,有诏姑惟旧法从。
闻道岭南歌圣主,一如河北感仁宗。
向舒自是堪王佐,桑孔安知富大农。
它日公归奉清问,可无鲠论赞烹封。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它日

    引用解释

    以后的某一天。 唐 无名氏 《迷楼记》:“它日,倭民 王义 上奏。” 明 何景明 《祭李默庵先生文》:“所自就立者,已弗若公所望见者也。即它日又有能自就立,公又安能知耶?” 明 王鏊 《震泽长语·仙释》:“入其室,金玉斕然盈目。其人恣取以出,而不觉遗其引。它日,内库失金,守藏吏以闻。引有人姓名,曰必此人所盗也。”

  • 论赞

    读音:lùn zàn

    繁体字:論贊

    英语:A general name for a comment or remark added to the end of a biography in ancient historical books.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