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张轩民赞善》 谁人得似张公子,有底忙时不肯来。

谁人得似张公子,有底忙时不肯来。

意思:谁人能像张公子,有底部忙时不肯来。

出自作者[宋]王安石的《赠张轩民赞善》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名为《杂曲歌辞·浪淘沙》。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潮水、疾病、孤独和渴望,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无尽的感慨。 首句“潮打空城寂寞回,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以潮水比喻人生的无常和孤独,潮水在空寂的城市中悄然退去,留下的是无尽的寂寞和孤独。而人的一生,也如同潮水般,经历着起起伏伏,最终归于平静。而诗人自己,身患百病,独自登上高台,这种孤独和无助感跃然纸上。 “谁人得似张公子,有底忙时不肯来”,诗人以张公子为喻,表达了对那些忙碌而无暇顾及他人的人的批评和无奈。张公子是诗人的朋友,或许是他的爱人,或许是他的朋友,或许是某个他深深思念的人。他们或许拥有许多,却因为忙碌而无法给予诗人所渴望的陪伴和理解。这种无奈和遗憾,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表达。 这首诗的情感深沉而丰富,既有孤独、无助、寂寞的情感,又有对人生的思考和渴望。诗人通过潮水、疾病、孤独等意象,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忙碌的人的批评和无奈,这种无奈和遗憾也是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深情而深沉的诗篇,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无尽的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潮打空城寂寞回,百年多病独登台。
谁人得似张公子,有底忙时不肯来。
作者介绍 王安石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文学上,他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关键词解释

  • 有底

    读音:yǒu dǐ

    繁体字:有底

    英语:know how things stand and feel confident

    意思:
     1.犹言有如许或有甚。
      ▶唐·杜甫《可惜》诗:“花飞

  • 谁人

    读音:shuí rén

    繁体字:誰人

    英语:who

    意思:(谁人,谁人)
    何人;哪一个。
      ▶《吕氏春秋•贵信》:“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唐·王建《簇蚕辞》:“已闻乡里催织作

  • 得似

    读音:de sì

    繁体字:得似

    意思:怎似;何如。
      ▶五代·齐己《寄湘幕王重书记》诗:“可能有事关心后,得似无人识面时?”宋·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词:“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明·刘基《四月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