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潼关道中》 春半河山犹寂莫,日长坑阪正崎嵚。

春半河山犹寂莫,日长坑阪正崎嵚。

意思:春半河山还寂莫,日长坑山坡正崎岖不平。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潼关道中》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古道长安尘土飞扬,潼关依旧连接着桃林的景象的诗。诗人通过描写道路上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联“尘土长安古道深,潼关依旧接桃林。”描绘了长安古道上尘土飞扬的景象,以及潼关依旧连接着桃林的历史背景。这一联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颔联“使君骢马来何后,道士青牛去莫寻。”中的“使君骢马”和“道士青牛”分别代表了权贵和平民。诗人通过对比这两种形象,表现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并表达了对世道无常的感慨。 颈联“春半河山犹寂莫,日长坑阪正崎嵚。”描绘了春季山河寂静的景象,以及崎岖不平的道路。这一联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壮美与荒凉的感慨。 尾联“平生冷笑元龙误,老觉求田负寸心。”中的“冷笑元龙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不满,“老觉求田负寸心”则表达了诗人年老时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无法实现的遗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历史背景和现实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向往田园生活的情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尘土长安古道深,潼关依旧接桃林。
使君骢马来何后,道士青牛去莫寻。
春半河山犹寂莫,日长坑阪正崎嵚。
平生冷笑元龙误,老觉求田负寸心。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河山

    读音:hé shān

    繁体字:河山

    短语:海疆 领域 山河 幅员 版图 土地

    英语:land

    意思:
     1.河流与山岳。
      ▶《战国策•魏策一》:“魏

  • 春半

    读音:chūn bàn

    繁体字:春半

    意思:谓春季已过半。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唐·柳宗元《柳州二月》诗:“宦情羁思共悽悽,春半如秋意转迷。”
      ▶南

  • 崎嵚

    读音:qí qīn

    繁体字:崎嶔

    意思:(崎嵚,崎嵚)

     1.形容山路险阻不平。
     
     2.指崎岖的山路。
     
     3.引申指艰难险阻。
     
     4.犹坎坷。困顿不得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