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燕司封同年以诗见迎》 北去最先趋画戟,老来应免醉红裙。

北去最先趋画戟,老来应免醉红裙。

意思:北距最先去画戟,老来应避免醉红裙。

出自作者[宋]蔡襄的《燕司封同年以诗见迎》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作者通过寄语闽州明使君表达了对他的关心和祝福。诗中描绘了使君在闽州十年的经历,以及作者对使君的敬仰和祝福。 首句“寄问闽州明使君,十年蹉跌路岐分。”表达了作者对使君的关心和问候,同时也暗示了使君在闽州十年的经历充满了曲折和波折。这一句也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即对使君的同情和祝福。 “帐前约束承严节,按下文书接署云。”描绘了使君在闽州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他可能面临着各种繁忙的公务和严格的纪律,但他仍然能够处理好各种事务,并且关心着下属的工作和生活。这一句也表达了作者对使君的敬仰之情。 “北去最先趋画戟,老来应免醉红裙。”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使君未来的祝愿。他希望使君能够早日回到北方,享受家庭的温暖和安宁。同时,他也祝愿使君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烦恼和纷争。 “新篇一揽思游旧,搔首孤吟日又曛。”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使君的思念和祝福。他希望使君能够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够再次与使君相聚,共同探讨文学和人生。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对使君的关心、敬仰和祝福。通过描绘使君在闽州十年的经历,以及作者对未来的祝愿和思念,这首诗也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寄问闽州明使君,十年蹉跌路岐分。
帐前约束承严节,按下文书接署云。
北去最先趋画戟,老来应免醉红裙。
新篇一揽思游旧,搔首孤吟日又曛。
作者介绍 蔡襄简介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北宋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湖蕉溪(今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九社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

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治平四年(1067年),蔡襄逝世。累赠少师,谥号“忠惠”。

蔡襄为官正直,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就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万安桥(洛阳桥);就任福州知府时,去处民间巫蛊的危害;在建州就任福建路转运使(省长)时,倡植福州市至漳州府七百里驿道松;在园林艺术上,君谟主持制作武夷茶“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而《荔枝谱》则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于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老来

    读音:lǎo lái

    繁体字:老來

    意思:(老来,老来)
    年老之后。
      ▶唐·杜甫《哭韦大夫之晋》诗:“童孺交游尽,喧卑俗事牵。老来多涕泪,情在强诗篇。”
      ▶宋·陆游《孤坐无聊每思江湖之适》诗:“老来阅尽

  • 红裙

    读音:hóng qún

    繁体字:紅裙

    意思:(红裙,红裙)

     1.红色裙子。
      ▶南朝·陈后主《日出东南隅行》:“红裙结未解,绿绮自难徽。”
      ▶唐·万楚《五日观妓》诗:“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