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鲍翰林迁官陕右》 载笔唐供奉,褰帷汉史君。

载笔唐供奉,褰帷汉史君。

意思:记载唐代供奉,掀开帷幕汉史君。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送鲍翰林迁官陕右》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作者在离开官职后,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銮坡初罢直,西去惜离群”,表达了作者在结束官职后,对离开官场的惋惜和不舍。作者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现在离开,难免有些失落。但同时,他也感到离群而去的无奈和遗憾。 “载笔唐供奉,褰帷汉史君”,作者以历史上的著名人物自比,表达了对前人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期待。他希望自己能像历史上的唐供奉一样,为朝廷效力;也希望像汉史君一样,揭开帷幕,展现自己的才华。 “浊流河驿雨,高树岳祠云”,这两句描绘了作者离开官场后的生活环境。浊流河、高树岳祠等自然和人文景观,为读者展示了作者生活的环境和氛围。 “公暇应怀古,登临赋夕曛”,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他会在公余时间怀念过去,并借此赋诗抒怀;同时,他也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机会为国家效力。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它也提醒我们珍惜当下,把握机会,为未来做好准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銮坡初罢直,西去惜离群。
载笔唐供奉,褰帷汉史君。
浊流河驿雨,高树岳祠云。
公暇应怀古,登临赋夕曛。
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关键词解释

  • 汉史

    读音:hàn shǐ

    繁体字:漢史

    意思:(汉史,汉史)
    指《东观汉记》。亦泛指汉代史书。
      ▶《后汉书•蔡邕传》:“收付廷尉治罪,邕陈辞谢,乞黥首刖足,继成汉史。”
      ▶唐·卢纶《和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

  • 供奉

    读音:gòng fèng

    繁体字:供奉

    短语:养老

    英语:oblation

    意思:I
    供给;奉养。
       ▶《汉书•王莽传中》:“秦为无道,厚赋税以自供奉,罢民力

  • 载笔

    读音:zǎi bǐ

    繁体字:載筆

    意思:(载笔,载笔)
    I

     1.携带文具以记录王事。
       ▶《礼记•曲礼上》:“史载笔,士载言。”
       ▶郑玄注:“笔,谓书具之属。”
       ▶孔

  • 史君

    读音:shǐ jūn

    繁体字:史君

    意思: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史,通“使”。
      ▶宋·范仲淹《绛州园池》诗:“绛臺史君府,亭阁参园圃。”
      ▶宋·王安石《送潘景纯》诗:“赖有史君能好士,方看一鹗在秋天。”参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