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东坡先生梅花三首》 霜晴十月玉溪村,见梅开早客迷魂。

霜晴十月玉溪村,见梅开早客迷魂。

意思:霜晴十月玉溪村,看到梅开早客迷魂。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和东坡先生梅花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霜晴十月玉溪村》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和自然景色的诗,通过对早梅、山村、野寺、竹篱、曲蘖、月夜等元素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 首联“霜晴十月玉溪村,见梅开早客迷魂”,描绘了乡村的清晨景象,霜晴十月的天气,玉溪村早梅开放,使得客人们陶醉其中,表达了诗人对乡村早梅的赞美之情。 颔联“山阿若有人含睇,跂望不到霜烟昏”,通过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山间若有所思的少女形象,跂望不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乡村自然风光的欣赏。 颈联“东西野寺通两径,上下竹篱开一园”,描绘了乡村的野寺和竹篱,通过两径和一园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的宁静和自然之美。 尾联“归来山月照玉蕊,一杯径卧东方暾”,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留恋之情,山月照着玉蕊花,一杯酒后便在东方日出的光辉中安然入睡,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留恋。 整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诗中运用了拟人、对仗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语言优美、生动,富有艺术感染力。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留恋之情,具有一定的情感共鸣和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霜晴十月玉溪村,见梅开早客迷魂。
山阿若有人含睇,跂望不到霜烟昏。
东西野寺通两径,上下竹篱开一园。
落身曲蘖盆盎里,晨坐对花无酒温。
归来山月照玉蕊,一杯径卧东方暾。
罗浮幽梦入仙窟,有屦亦满先生门。
欣然得句荔支浦,妙绝不似人间言。
诗成莫叹形对影,尚可邀月成三樽。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霜晴

    读音:shuāng qíng

    繁体字:霜晴

    意思:霜后的晴天。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韦庄奏请追赠不及第人近代者》:“风下霜晴,寒钟自声;发为子文,铿锵杳清。”
      ▶宋·王千秋《贺新郎•石城吊古》词:“弔古城东

  • 玉溪

    读音:yù xī

    繁体字:玉溪

    意思:
     1.溪流的美称。
      ▶唐·贾岛《莲峰歌》:“锦砾潺湲玉溪水,晓来微雨藤花紫。”
      ▶宋·朱熹《读李宾老玉涧诗偶成》诗:“独抱瑶琴过玉溪,琅然清夜月明时。”

  • 十月

    读音:shí yuè

    繁体字:十月

    意思:
     1.一年中的第十月。
      ▶《诗•豳风•七月》:“八月其穫,十月陨萚。”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汉七年,长乐宫成,诚侯群臣皆朝十月。”
      ▶司

  • 迷魂

    读音:mí hún

    繁体字:迷魂

    意思:
     1.迷惑的灵魂。
      ▶唐·李贺《致酒行》:“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清·李渔《比目鱼•联班》:“似这等虚张情网,空摄迷魂,他犯何辜,受此羁缧。”<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