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收京》 衣冠却扈从,车驾已还宫。

衣冠却扈从,车驾已还宫。

意思:衣冠拒绝跟随,皇帝已经回宫。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收京》

全文赏析

《唐书》:广德元年十月,郭子仪复京师,车驾至自陕州。按公在梓州,至次年而始闻其信,此当是广德二年春作。

  复道收京邑①,兼闻杀犬戎。衣冠却扈从②,车驾已还宫。克复诚如此,安危在数公③。莫令回首地④,恸哭起悲风⑤。

  (上四收京而喜,下乃事后之忧。两次收京,故云复道。子仪力战能杀吐蕃也。《杜臆》:衣冠自然扈从,用一却字,有不满诸巨意。平日谄谀依阿,有变则奔亡坐视,及至收京,却来扈从,而车驾则已还宫矣,此辈何益成败之数耶。克复之功,全在数公,朝廷当信任以图久安,无使京华之地。再哭乱离也。未几,仆固怀恩引回纥、吐番入寇,京师震骇,公之先见明矣。)

  ①陆机诗:“从子京邑。”②《世说》:王弘之曰:“风马不接,无缘扈从。”③安危,犹荀子言安国之危。数公,谓郭子仪、马璘等。④回首,回望长安也。⑤魏文帝赋:“悲风肃其夜起。”
-----------仇兆鳌 《杜诗详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复道收京邑,兼闻杀犬戎。
衣冠却扈从,车驾已还宫。
克复成如此,安危在数公。
莫令回首地,恸哭起悲风。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扈从

    读音:hù cóng

    繁体字:扈從

    短语:侍从 侍者

    英语:lictor

    意思:(扈从,扈从)

     1.皇帝出巡时的护卫侍从人员。
      ▶汉·司马相如《

  • 车驾

    读音:chē jià

    繁体字:車駕

    英语:imperial chariot

    意思:(车驾,车驾)

     1.马驾的车。
      ▶《管子•大匡》:“乃命车驾,鲍叔御,小白乘而出于莒。”<

  • 衣冠

    读音:yì guān

    繁体字:衣冠

    短语:羽冠

    英语:clothes and hat

    意思:I

     1.衣和冠。古代士以上戴冠,因用以指士以上的服装。
     

  • 从车

    读音:cóng chē

    繁体字:從車

    意思:(从车,从车)

     1.扈从之车;跟从的车。
      ▶《周礼•夏官•驭夫》:“驭夫尝驭贰车、从车、使车。”
      ▶《左传•昭公元年》:“子干奔晋,从车五乘。”<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