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僧借榻山衣破,卧佛当门石塔危。
意思:生病的僧人借床山衣服破了,卧佛寺位于门石塔危险。
出自作者[宋]董嗣杲的《东林寺上方塔》
全文赏析
这首诗《尘外乾坤岂易窥》是一首描绘山林之美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淡泊之情。
首句“尘外乾坤岂易窥”中,“尘外”指的是世外,即超脱尘世的境界,暗指山林;“乾坤”则代表天地,即宇宙。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淡泊之情,认为超脱尘世的生活是难以窥见的。
“上方寻胜短筇随”中的“上方”指的是寺庙之上,是诗人寻胜的地方;“短筇”指的是短竹,这里代指行杖,表示诗人拄着行杖在山间漫步。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山林之美的向往,想要寻胜山间。
“病僧借榻山衣破”中的“病僧”指的是寺庙中的僧人,他们因为疾病而需要借宿;“山衣破”指的是僧人所穿的破旧僧衣。这句诗描绘了寺庙的简朴生活,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卧佛当门石塔危”中的“卧佛”指的是寺庙中的卧佛,是寺庙的标志;“石塔”则是寺庙的建筑之一。这句诗描绘了寺庙的庄严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寺庙的敬仰之情。
“乱竹迸阶交密树,荒苔沿壁缠疏枝”这两句诗描绘了山林的野趣,乱竹、密树、荒苔、疏枝等元素都表现了山林的生机勃勃和自然之美。
最后两句“幅巾居士修行久,爱说浮光死战时”中,“幅巾”是一种古代的帽子,这里代指居士,即隐居的人;“修行久”指的是隐居时间长;“浮光死战时”则是指历史上的战乱时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林之美的描绘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淡泊之情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感慨,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