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遣兴》 晚晴看遍江头水,流尽西林一片霞。

晚晴看遍江头水,流尽西林一片霞。

意思:晚晴看遍上游水,水全部西林一片云霞。

出自作者[明]易恒的《遣兴》

全文赏析

《遣兴》是明代诗人易恒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 问春何处来,春来在何许。 >月堕花不言,幽禽自相语。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下面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诗人以“问春何处来”开篇,直接点明主题,引发读者对春天的好奇和期待。接着,“春来在何许”一句,诗人用疑问句式,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和追求。 其次,“月堕花不言”一句,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月亮和花朵赋予了生命和情感。月亮“堕”,花朵“不言”,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和花朵的含蓄之美。这里的“不言”也可以理解为花朵默默地绽放,无声无息地展示着春天的魅力。 最后,“幽禽自相语”一句,诗人通过描写鸟儿在春天里的欢唱,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氛围。鸟儿的歌声清脆悦耳,它们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美好。这里的“自相语”也暗示了鸟儿之间的和谐相处,增添了诗歌的意境。 总之,《遣兴》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诗中运用了拟人化、疑问句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趣味性。整首诗意境优美,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生也无涯信有涯,幽情谩自惜芳华。
每怜修洁听诗鹤,难遣低斜篆壁蜗。
境熟不疑身是妄,虑澄始觉梦成赊。
晚晴看遍江头水,流尽西林一片霞。

关键词解释

  • 江头

    引用解释

    江边,江岸。 隋炀帝 《凤艒歌》:“三月三日向江头,正见鲤鱼波上游。” 唐 姚合 《送林使君赴邵州》诗:“江头斑竹寻应遍,洞里丹砂自採还。” 元 沉禧 《一枝花·咏雪景》套曲:“这其间江头有客寻归艇,我这里醉里题诗漫送程。” 苏曼殊 《碎簪记》:“又明日为十八日,友人要余赴江头观潮。”

    读音:jiā

  • 西林

    读音:xī lín

    繁体字:西林

    意思:
     1.西面的树林。
      ▶三国·魏·阮籍《首阳山赋》:“蟋蟀鸣乎东房兮,鶗鴃号乎西林。”
      ▶唐·陈子昂《征东至淇门答宋十一参军之问》诗:“西林改微月,征旆空自持。”

  • 晚晴

    读音:wǎn qíng

    繁体字:晚晴

    意思:
     1.谓傍晚晴朗的天色。
      ▶南朝·梁·何逊《春暮喜晴酬袁户曹苦雨》诗:“振衣喜初霁,褰裳对晚晴。”
      ▶唐·高适《同崔员外綦毋拾遗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诗:“晚

  • 水流

    读音:shuǐ liú

    繁体字:水流

    短语:湍流 溜 湍

    英语:stream

    意思:
     1.流动的水,流水。
      ▶孙犁《白洋淀纪事•看护》:“她顺着水流歪歪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