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同州杨侍郎夸柘枝见寄》 细吟冯翊使君诗,忆作余杭太守时。

细吟冯翊使君诗,忆作余杭太守时。

意思:细吟冯翊使你诗,记得在杭州太守时。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和同州杨侍郎夸柘枝见寄》

全文赏析

这首诗充满了回忆和感慨,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经历的深深怀念。首句“细吟冯翊使君诗”描述了诗人仔细阅读冯翊使君的诗,这引发了他对过去担任余杭太守时的记忆。这里有一种深深的怀旧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冯翊使君诗作的赞赏和钦佩。 “忆作余杭太守时”明确表达了诗人的回忆之情,他想起了自己在余杭太守任上的日子,这其中有欢笑,有泪水,有成功,也有挫折,但都成为了他人生中宝贵的记忆。 “君有一般输我事”这句诗有一种比较的含义,诗人表达了自己在某些方面优于冯翊使君,但这不是一种傲慢的表达,而是一种友好的、带有调侃意味的笑话。 最后一句“柘枝看校十年迟”则带有一种深深的遗憾和惋惜。诗人用“十年迟”表达了自己对于未能早日欣赏到冯翊使君诗作的遗憾,也暗示了自己对过去十年的怀念和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深情款款,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诗作的赞赏和钦佩。诗中用词精准,情感真挚,充满了艺术的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细吟冯翊使君诗,忆作余杭太守时。
君有一般输我事,柘枝看校十年迟。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太守

    读音:tài shǒu

    繁体字:太守

    短语:文官 总督 提督 执政官 执行官 外交大臣 外交官

    英语:procurator

    意思:官名。
      ▶秦置郡守,汉景

  • 使君

    读音:shǐ jūn

    繁体字:使君

    英语:honorific fitle of civil governor of a province in ancient China

    意思:I

     1

  • 冯翊

    读音:féng yì

    繁体字:馮翊

    意思:(冯翊,冯翊)

     1.浑沌。
      ▶元·王冕《题申屠子迪篆刻卷》诗:“我昔闻诸太古初,冯翊窅窅安可摹。”参见“冯冯翼翼”。
     
     2.郡名。

  • 守时

    读音:shǒu shí

    繁体字:守時

    英语:punctual

    意思:(守时,守时)
    适时;按时。
      ▶《国语•越语下》:“范蠡曰:‘圣人随时以行,是谓守时。’”
      ▶《荀子•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