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述怀(二首)》 天末数峰犹在眼,微阳隐映暮云西。

天末数峰犹在眼,微阳隐映暮云西。

意思:天末数峰仍然在眼,微阳躲在暮云西。

出自作者[明]蓝仁的《述怀(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衰年无思独栖,月旦何劳更品题》以其深邃的哲理思辨和淡泊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晚年独自栖息的内心世界,同时也透露出对世事不屑一顾的超然态度。 首联“衰年无思独栖,月旦何劳更品题”,诗人以“衰年”开篇,表达了晚年独自栖息的孤独和无奈,但“无思”二字却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淡泊和宁静。而“月旦”在此处并非实指天上的月亮和早晨的太阳,而是借指人们对诗人的品评和评价,诗人却认为这种评价是多余的,无需他人品题。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世人的虚伪和浮华的不屑,以及对自我内心的真实和淡泊的追求。 颔联“自古冥飞知避弋,从来世事笑吹齑”,诗人以“冥飞”自喻,表达了对世事的淡然态度。在诗人看来,自古以来,鸟儿都知道避开猎人的弓箭,而人却常常为世事所困,如同被风吹散的齑粉一样无奈。这一联既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无奈和嘲笑,也透露出诗人对自我内心的自由和独立。 颈联“阶前野鹤鸡同食,谷底芳兰棘自迷”,诗人通过描绘“阶前野鹤鸡同食”和“谷底芳兰棘自迷”的场景,表达了对世事的不屑和无奈。在诗人看来,野鹤和鸡同处一地,芳兰和棘树各自迷途,这正是世事的混乱和无序。而诗人自己,也如同这些生物一样,不受世俗的束缚,独自栖息在自己的世界里。 尾联“天末数峰犹在眼,微阳隐映暮云西”,诗人以“天末数峰”和“微阳隐映暮云西”的景象收尾,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命的珍视。即使在晚年,诗人仍然能够欣赏到自然的美丽,这正是生命的奇迹和宝贵之处。同时,“微阳隐映暮云西”也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夕阳西下,万物归寂,只有他独自面对这个世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我内心的真实和淡泊的追求,以及对世事的无奈和嘲笑。诗人的思想深邃而独特,情感淡泊而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衰年无思独栖栖,月旦何劳更品题。
自古冥飞知避弋,从来世事笑吹齑。
阶前野鹤鸡同食,谷底芳兰棘自迷。
天末数峰犹在眼,微阳隐映暮云西。
¤

关键词解释

  • 隐映

    读音:yǐn yìng

    繁体字:隱映

    意思:(隐映,隐映)

     1.犹掩映。
      ▶南朝·齐·丘巨源《咏七宝扇》:“拂眄迎娇意,隐映含歌人。”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庭菊盛开,

  • 微阳

    读音:wēi yáng

    繁体字:微陽

    意思:(微阳,微阳)

     1.谓阳气始生。
      ▶《逸周书•周月》:“微阳动于黄泉,阴降惨于万物。”
      ▶宋·苏轼《贺邻帅及监司冬至启》:“气兆黄宫,复来于七日,

  • 天末

    读音:tiān mò

    繁体字:天末

    意思:天的尽头。指极远的地方。
      ▶汉·张衡《东京赋》:“眇天末以远期,规万世而大摹。”
      ▶唐·杜甫《天末怀李白》诗:“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清·龚自珍《水调歌头•寄徐二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