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中元观次黎才翁韵》 道人要识春台乐,须身壶公问所从。

道人要识春台乐,须身壶公问所从。

意思:我要知道春台快乐,要身壶公问他从什么地方。

出自作者[宋]胡寅的《题中元观次黎才翁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挂了衣冠却问农,几回欹枕听晨钟》是一首描绘诗人放下身份,回归田园,与农民亲近,聆听钟声,反思内心的诗篇。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以及对自然的向往和追求。 首句“挂了衣冠却问农”,诗人脱下官服,放下身份,以一个普通农民的身份去询问农事,表现出诗人对农民生活的深深向往。这句诗也暗示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田园生活的憧憬。 “几回欹枕听晨钟”一句,描绘了诗人躺在枕头上,聆听着清晨的钟声,深深地反思着自己的生活和人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以及对自然的敬畏和向往。 “壮怀了与浮云渺,宿疹犹资大药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壮志和抱负的反思,认为这些都已经变得像浮云一样渺茫。但是,诗人并没有放弃,而是坚信自己的疾病还需要大药功的治疗。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坚韧和不屈。 “想像濠梁宁有趣,追寻风驭岂无踪。”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哲理的追求。诗人想像着像庄子一样在濠梁之上感受生活的乐趣,追寻那些神仙的踪迹,探索人生的真谛。 最后,“道人要识春台乐,须身壶公问所从。”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追求和理解。诗人认为要想认识春天的快乐,就必须像壶公一样去探寻道家思想的源头和精髓。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人生的积极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放下身份,回归田园,与农民亲近,反思内心,追求自然和哲理,探寻道家思想的深刻内涵。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自然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挂了衣冠却问农,几回欹枕听晨钟。
壮怀了与浮云渺,宿疹犹资大药功。
想像濠梁宁有趣,追寻风驭岂无踪。
道人要识春台乐,须身壶公问所从。

关键词解释

  • 道人

    读音:dào rén

    繁体字:道人

    英语:Taoist

    意思:
     1.有极高道德的人。
      ▶《庄子•秋水》:“道人不闻,至德不得。”
      ▶王先谦集解:“语又见《山木篇》,道作至

  • 春台

    读音:chūn tái

    繁体字:春檯

    详细释义:1.古时春天眺望览胜之处。老子?第二十章:『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唐?贾岛?送刘式洛中觐省诗:『晴峰三十六,侍立上春台。』
    2.饭桌。水浒传?第四回:『

  • 所从

    读音:suǒ cóng

    繁体字:所從

    意思:(所从,所从)
    所向;所往。
      ▶唐·李正辞《赋得白云起封中》:“岂学无心出,东西任所从。”
      ▶唐·吴筠《游庐山五老峰》诗:“云外听猿鸟,烟中见杉松。自然符幽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