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客舍岁暮》 心轻别岁凭年少,梦喜还家及夜长。

心轻别岁凭年少,梦喜还家及夜长。

意思:轻视另一年凭年轻,梦很高兴回到家里和夜长。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客舍岁暮》

全文赏析

这首诗《空江寒雨送凄凉,离舍无多即异乡》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之痛和孤独之苦,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 首联“空江寒雨送凄凉,离舍无多即异乡”描绘了凄清的江景,寒雨如注,仿佛带着一丝离别的哀伤,送走了过往的欢乐时光。这一句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表达了诗人离别家乡,踏上异乡之路的悲凉和孤独。 颔联“井臼尚勤惭德曜,音书未至忆平阳”通过描述日常家务的繁重和思念亲人的心情,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诗人自愧未能像德曜那样贤淑妻子,未能常常陪伴在父母身边,让他们安心。同时,也时刻惦记着远在家乡的亲人,期待着他们的音讯。 颈联“心轻别岁凭年少,梦喜还家及夜长”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豁达。他相信年轻就是本钱,可以轻视过去的岁月,同时也期待着回家的梦想会在漫长的夜晚中成真。这两句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 尾联“自笑病来词赋拙,懒从枚叟客游梁”诗人自嘲病重无法作诗作词,也懒得去游历名山大川。这既表现了诗人的病痛之苦,也暗示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生活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的痛苦和孤独,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乐观豁达和对生活的淡泊。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空江寒雨送凄凉,离舍无多即异乡。
井臼尚勤惭德曜,音书未至忆平阳。
心轻别岁凭年少,梦喜还家及夜长。
自笑病来词赋拙,懒从枚叟客游梁。
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关键词解释

  • 还家

    读音:huán jiā

    繁体字:還家

    意思:(还家,还家)

     1.回家。
      ▶《后汉书•臧洪传》:“中平末,弃官还家,太守张超请为功曹。”
      ▶唐·韩愈《送进士刘师服东归》诗:“还家虽阙短,指日亲

  • 年少

    读音:nián shào

    繁体字:年少

    短语:年轻 正当年 身强力壮 常青 后生 青春

    英语:juniority

    意思:
     1.年轻。
      ▶《战国策•

  • 别岁

    读音:bié suì

    繁体字:別歲

    意思:(别岁,别岁)
    旧时民俗,岁末相与宴饮辞旧,称为别岁。
      ▶晋·周处《风土记》:“蜀之风俗,晚岁相与餽问,谓之餽岁;酒食相邀,为别岁;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