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庸庵用游半淞园韵见怀次答》 迭吟坚壁垒,老味殉林邱。

迭吟坚壁垒,老味殉林邱。

意思:轮流吟诵坚守壁垒,老味为林邱。

出自作者[近代]陈三立的《庸庵用游半淞园韵见怀次答》

全文赏析

这首诗《落魂风月坐,耆旧夜围瓯》以一种深情的、略带感伤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 首句“落魂风月坐,耆旧夜围瓯”,诗人独自坐在风月之中,仿佛失去了灵魂。而“耆旧夜围瓯”则描绘了一个充满回忆的夜晚,那些曾经熟悉的面孔和往事在夜色中浮现。这种描绘为整首诗定下了感伤的基调。 “灯火摇深念,帘栊锁断愁”,灯火摇曳,思绪深沉,帘栊锁住愁绪,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孤独。这里的“深念”和“断愁”都是诗人内心情感的体现,也是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 “迭吟坚壁垒,老味殉林邱”,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坚韧和老年的滋味。迭吟坚壁垒,意味着诗人不断吟咏自己的情感,如同坚守自己的堡垒。老味殉林邱,则表达了诗人对老年生活的理解和接受,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淡然和从容。 最后,“湖海同听雁,声声博掉头”,诗人想象自己与湖海之间共同聆听大雁的叫声,大雁的叫声仿佛在呼唤他,让他不断摇头。这种描绘既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执着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场景和诗人的内心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坚韧和淡然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落魂风月坐,耆旧夜围瓯。
灯火摇深念,帘栊锁断愁。
迭吟坚壁垒,老味殉林邱。
湖海同听雁,声声博掉头。
作者介绍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关键词解释

  • 壁垒

    读音:bì lěi

    繁体字:壁壘

    短语:界限 分野 格 分界 界线 线 界 鸿沟

    英语:rampart

    意思:(壁垒,壁垒)

     1.军营的围墻。作

  • 坚壁

    读音:jiān bì

    繁体字:堅壁

    英语:cache

    意思:(坚壁,坚壁)

     1.加固壁垒。
      ▶《史记•高祖本纪》:“项羽闻汉王在宛,果引兵南。
      ▶汉王坚壁不与战

  • 林邱

    读音:lín qiū

    繁体字:林邱

    意思:见“林丘”。

    解释:1.见\"林丘\"。

    造句:暂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