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令狐相公自天平移镇太原以诗申贺》 夷落遥知真汉相,争来屈膝看仪刑。

夷落遥知真汉相,争来屈膝看仪刑。

意思:夷落遥知真汉相,争来屈膝看示范。

出自作者[唐]刘禹锡的《令狐相公自天平移镇太原以诗申贺》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北都留守的威武形象和感化外族的能力。 首联“北都留守将天兵,出入香街宿禁扃”描绘了留守的威武形象,他率领天兵出入繁华的街道,夜宿宫禁,展现了他的权威和尊贵。 颔联“鼙鼓夜闻惊朔雁,旌旗晓动拂参星”生动地描绘了留守的军队行动的场景,鼙鼓声惊醒了夜晚的朔雁,旌旗在清晨的阳光下拂过参星,形象地表现了军队的威严和气势。 颈联“孔璋旧檄家家有,叔度新歌处处听”运用了两个典故,赞美留守的文治武功。孔璋是汉末著名文人袁绍的别号,他曾写过著名的《为袁绍檄豫州文》,叔度是东汉名士黄宪的别名,他以才德兼备著称。这两句诗赞美留守的文告家家传颂,他的新歌更是处处传唱,表现了留守在治理国家和感化外族方面的卓越才能。 尾联“夷落遥知真汉相,争来屈膝看仪刑”进一步赞美留守作为汉家丞相,在外族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外族远远地知道他的到来,都纷纷屈膝敬礼,看他示以示范。这一句表达了对外族的感化和影响力,也进一步突出了留守的威武形象。 整首诗通过对留守形象的生动描绘,表现了作者对留守的敬仰和赞美之情。同时,也通过对外族的感化和影响力的描述,表现了留守在治理国家方面的卓越才能。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北都留守将天兵,出入香街宿禁扃。
鼙鼓夜闻惊朔雁,旌旗晓动拂参星。
孔璋旧檄家家有,叔度新歌处处听。
夷落遥知真汉相,争来屈膝看仪刑。
作者介绍 秦观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关键词解释

  • 仪刑

    读音:yí xíng

    繁体字:儀刑

    意思:(仪刑,仪刑)

     1.效法。
      ▶《诗•大雅•文王》:“仪刑文王,万邦作孚。”
      ▶朱熹集传:“仪,象。刑,法。”
      ▶晋·陆机《皇太子宴玄圃有

  • 屈膝

    读音:qū xī

    繁体字:屈膝

    短语:跪倒 跪下

    英语:went down on one\'s knees

    意思:
     1.下跪。
      ▶《淮南子•氾论训》:“夫

  • 夷落

    读音:yí luò

    繁体字:夷落

    意思:古称少数民族聚居之地,亦借指少数民族。
      ▶《文选•左思<魏都赋>》:“蛮陬夷落,译导而通,鸟兽之氓也。”
      ▶刘逵注:“陬、落,蛮夷之居处名也。”
      ▶唐·刘禹锡

  • 遥知

    读音:yáo zhī

    繁体字:遙知

    意思:(遥知,遥知)
    谓在远处知晓情况。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宋·王安石《梅花》诗:“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相争

    读音:xiāng zhēng

    繁体字:相爭

    意思:(相争,相争)
    彼此争夺;争斗。
      ▶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中:“相矜以知,相轧以势,相争以利。”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万家两个大儿子只好眼睁睁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