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被召将京师留别亲友》 只愁使者频催发,不尽江头话别情。

只愁使者频催发,不尽江头话别情。

意思:只愁使者多次催促发,不完全上游话别情。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被召将京师留别亲友》

全文赏析

这首诗《长送游人作远行,今朝还自别乡城》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和游人分别的场景,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担忧。 首联“长送游人作远行,今朝还自别乡城”,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和游人长时间的分别,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和不舍。而今朝再次分别,诗人感到非常失落和无奈。这一联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对比,生动地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不舍。 颔联“北山恐起移文诮,东观惭叨论议名”,诗人借用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里诗人可能是在暗示自己对于离开故乡的愧疚和不安,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东观(古代官署名)工作的自豪和成就感。这一联通过典故的运用,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颈联“路去几程天欲近,春来十日水初生”,诗人描绘了即将分别的路程和即将到来的春天,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担忧。这一联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的心情变化,同时也为诗歌增添了生动的画面感。 尾联“只愁使者频催发,不尽江头话别情”,诗人通过描述即将到来的分别场景,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和不舍。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不舍,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了诗歌的情感深度和感染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担忧。诗歌情感真挚,语言优美,画面生动,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长送游人作远行,今朝还自别乡城。
北山恐起移文诮,东观惭叨论议名。
路去几程天欲近,春来十日水初生。
只愁使者频催发,不尽江头话别情。
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关键词解释

  • 江头

    引用解释

    江边,江岸。 隋炀帝 《凤艒歌》:“三月三日向江头,正见鲤鱼波上游。” 唐 姚合 《送林使君赴邵州》诗:“江头斑竹寻应遍,洞里丹砂自採还。” 元 沉禧 《一枝花·咏雪景》套曲:“这其间江头有客寻归艇,我这里醉里题诗漫送程。” 苏曼殊 《碎簪记》:“又明日为十八日,友人要余赴江头观潮。”

    读音:jiā

  • 催发

    读音:cuī fā

    繁体字:催發

    意思:(催发,催发)
    催促出发。
      ▶宋·柳永《雨霖铃》词:“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明徐渭《雌木兰》第一齣:“俺们也是从徵的。俺本官说这坊厢里,有箇花弧,

  • 话别

    读音:huà bié

    繁体字:話別

    英语:say good-bye; bid farewell

    意思:(话别,话别)
    I
    临别时聚谈。
       ▶唐·权德舆《送裴秀才贡举》诗:“临流

  • 使者

    读音:shǐ zhě

    繁体字:使者

    短语:大使 行李 使 行使

    英语:emissary

    意思:I
    使唤之人;僕从,佣工。
       ▶《礼记•投壶》:“司射、庭

  • 别情

    读音:bié qíng

    繁体字:別情

    英语:sorrow of separation

    意思:(别情,别情)

     1.离别的情思。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又送王孙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