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俊明李提举》 耳闻眼见谁虚实。

耳闻眼见谁虚实。

意思:耳闻眼见谁虚实。

出自作者[宋]方大琮的《送俊明李提举》

全文创作背景

《送俊明李提举》是宋朝诗人方大琮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李俊明即将离开去担任提举的职务,方大琮为了表达对他的祝福和惜别之情而写下了这首诗;另一方面,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风尚,即文人雅士之间常常通过诗词来交流情感、表达友谊。通过对离别情境的描绘,方大琮展示了与李俊明之间深厚的友谊,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以上仅是简要分析,如需了解更多,可以查阅相关文献。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寺甚聊台余五月,户庭微细事皆知。
山中菊径多归思,膝下莱衣少脱时。
吏散庭空无滞牒,客来酒尽只新诗。
耳闻眼见谁虚实。
写与行人作口碑。

关键词解释

  • 耳闻

    读音:ěr wén

    繁体字:耳聞

    英语:hear of; hear about

    意思:(耳闻,耳闻)
    听说,听到。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鬼非目睹,语非耳闻,恍惚

  • 虚实

    读音:xū shí

    繁体字:虛實

    短语:来历 背景 老底 根底 底 黑幕 底牌

    英语:false or true

    意思:(虚实,虚实)

     1.虚或实

  • 眼见

    读音:yǎn jiàn

    繁体字:眼見

    意思:(眼见,眼见)

     1.眼看;目睹。
      ▶唐·杜甫《绝句漫兴》之一:“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宋程垓《洞庭春色》词:“多少事,有垂杨眼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