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江汉行》 普天财不乏,否泰视民心。

普天财不乏,否泰视民心。

意思:普天财缺乏,好坏看民心。

出自作者[明]陈第的《江汉行》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朴实真切见长,它以商人的口吻,表达了对苛重赋税的痛苦感受,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首句“江汉二千里,征输节节深”,直接点明诗人所处的地域和赋税之重。江汉之间的地区,土地辽阔,人口稀少,而赋税却比其他地区更加沉重。这不仅突显出赋税制度的残酷,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不合理的社会现实的无奈和痛苦。 “估人贫到骨,洒泪赤沾襟”一句,通过生动的描写,刻画出商人的贫困和无奈。商人因为贫穷到骨子里的痛苦,不禁泪洒襟怀,表达出诗人对商人的深切同情。 “旷野无青草,阴风动绿林”,这两句描绘了荒凉的景象,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的感受。旷野上没有青草,阴风中绿林摇曳,一片荒芜凄凉的景象,令人心痛。 最后,“普天财不乏,否泰视民心”一句,诗人以一种深沉的感慨,指出社会虽然表面上富裕,但真正的贫富差距和民生疾苦却无人关注。只有关注民心,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否泰”,这也是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商人的视角,生动地描绘了江汉之间地区赋税之重、民生之苦、社会之弊,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这种真挚的情感和深入的观察,使得这首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江汉二千里,征输节节深。
估人贫到骨,洒泪赤沾襟。
旷野无青草,阴风动绿林。
普天财不乏,否泰视民心。

关键词解释

  • 普天

    读音:pǔ tiān

    繁体字:普天

    意思:
     1.整个天空。
      ▶汉·扬雄《长杨赋》:“普天所覆,莫不沾濡。”
     
     2.遍天下。亦指遍天下的人。
      ▶《三国志•吴志•胡综传》:“上定洪业,

  • 否泰

    读音:pǐ tài

    繁体字:否泰

    意思:《易》的两个卦名。天地交,万物通谓之“泰”;不交闭塞谓之“否”。后常以指世事的盛衰,命运的顺逆。
      ▶《玉臺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晋

  • 民心

    读音:mín xīn

    繁体字:民心

    短语:公意 下情

    英语:morale

    意思:人民的思想、感情、意愿等。
      ▶《左传•昭公七年》:“六物不同,民心不壹,事序不类,官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