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夏日宿灵岩寺宗公院》 花界已无悲喜念,尘襟自足是非妨。

花界已无悲喜念,尘襟自足是非妨。

意思:花界已经没有悲喜念,尘襟自足是不是妨碍。

出自作者[唐]罗邺的《夏日宿灵岩寺宗公院》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寺院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首句“寺入千岩石路长”,描绘了寺庙的宏伟和深邃,进入寺庙,只见千百块岩石铺就的道路延伸向前,给人一种庄严而神秘的感觉。 “孤吟一宿远公房”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远公房中独自吟诗的情景,表现出一种孤独和宁静的气氛。 “卧听半夜杉坛雨”一句,诗人躺在床上聆听半夜杉树坛庙的雨声,这种情景让人感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和安详。 “转觉中峰枕簟凉”则表达了诗人从杉坛雨声中感受到的中峰枕席的清凉,进一步强调了寺庙的宁静和清凉。 “花界已无悲喜念”和“尘襟自足是非妨”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淡漠和对内心的追求,他已经不再为花界中的悲喜而动心,也不再为尘襟中的是非而困扰,这表明他已经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超脱。 最后两句“他年纵使重来此,息得心猿鬓已霜”,表达了诗人即使将来重回此地,也已经白发苍苍,但他的内心已经得到了平静,这是他追求的目标。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寺庙的宏伟、宁静和清凉,表达了诗人对内心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淡漠,是一首非常有哲理和意境的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寺入千岩石路长,孤吟一宿远公房。
卧听半夜杉坛雨,转觉中峰枕簟凉。
花界已无悲喜念,尘襟自足是非妨。
他年纵使重来此,息得心猿鬓已霜。
作者介绍 皎然简介
罗邺(825—?),字不详,余杭人,有“诗虎”之称。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关键词解释

  • 自足

    读音:zì zú

    繁体字:自足

    英语:self-sufficiency

    意思:
     1.自满。
      ▶晋·陆机《文赋》:“恒遗恨以终篇,岂怀盈而自足。”
      ▶明·宋濂《燕书》之九:

  • 悲喜

    读音:bēi xǐ

    繁体字:悲喜

    意思:悲与喜。亦谓又悲又喜。
      ▶《淮南子•原道训》:“乐作而喜,曲终而悲,悲喜转而相生。”
      ▶唐·裴铏《传奇•聂隐娘》:“后五年,尼送隐娘归……一家悲喜,问其所学。”

  • 是非

    读音:shì fēi

    繁体字:是非

    短语:曲直 是非曲直

    英语:right and wrong

    意思:
     1.对的和错的;正确与错误。
      ▶《礼记•曲礼上》:

  • 花界

    引用解释

    1.指佛寺。 唐 元稹 《与杨十二李三早入永寿寺看牡丹》诗:“晓入白莲宫,琉璃花界浄。” 唐 罗邺 《夏日宿灵岩寺宗公院》诗:“花界已无悲喜念,尘襟自足是非妨。”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佛释·佛寺》:“《白六帖》:花界、花宫……皆佛寺名。” 清 沉钧德 《<元诗别裁集>序》:“殆 韦相 序《又元集》所云‘金盘餐沆瀣,花界食醍醐’者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