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集越州皇甫秀才山亭》 视听日澄澈,声光坐连绵。

视听日澄澈,声光坐连绵。

意思:视听天清澈,声光坐在连绵。

出自作者[唐]孟郊的《春集越州皇甫秀才山亭》

全文赏析

这首诗《嘉宾在何处,置亭春山巅。顾余寂寞者,谬厕芳菲筵》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描绘置亭春山巅的嘉宾、澄澈的视听声光、晴湖和翠浪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命的热爱。 首句“嘉宾在何处,置亭春山巅”,诗人以疑问开头,引出了置亭于春山巅的场景,为读者展现出一幅春山明媚、嘉宾云集的画卷。置亭高耸于春山之巅,周围环绕着繁花似锦的芳菲,这不仅为诗人提供了一个俯瞰山川、远眺湖海的绝佳位置,也暗示了诗人的寂寞心情。 “顾余寂寞者,谬厕芳菲筵”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作为一个被邀请者,感到有些孤独和不适,但同时也表达了对置亭芳菲筵的欣赏和喜爱。 “视听日澄澈,声光坐连绵”两句,诗人描绘了置亭中的视听感受,澄澈的视听声光让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一个美妙的世界之中。 “晴湖泻峰嶂,翠浪多萍藓”两句,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晴湖的美景,湖面波光粼粼,峰峦倒影在湖中,翠浪起伏,多有青苔点缀其间。这样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和生机勃勃。 最后,“何以逞高志,为君吟秋天”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高远志向和对生命的热爱之情。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命的热爱。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置亭春山巅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视。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孤独,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嘉宾在何处,置亭春山巅。
顾余寂寞者,谬厕芳菲筵。
视听日澄澈,声光坐连绵。
晴湖泻峰嶂,翠浪多萍藓。
何以逞高志,为君吟秋天。
作者介绍 孟郊简介
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洛阳),后隐居嵩山。

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河南府今洛阳),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唐宪宗元和九年,郑余庆再度招他往兴元府任参军,乃偕妻往赴,行至阌乡县(今河南灵宝),暴疾而卒,葬洛阳东。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孟郊工诗。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诗囚之称”,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孟诗现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

关键词解释

  • 声光

    读音:shēng guāng

    繁体字:聲光

    英语:acousto-optic

    意思:(声光,声光)

     1.音容光彩。
      ▶唐·韩愈《答侯继书》:“行自念方当远去,潜深伏隩,与时

  • 澄澈

    读音:chéng chè

    繁体字:澄澈

    英语:clarity

    意思:亦作“澄彻”。
     
     1.清澈,水清见底。
      ▶晋·王献之《杂帖》:“镜湖澄澈,清流泻注。”
      ▶唐

  • 连绵

    读音:lián mián

    繁体字:連綿

    短语:连连 逶迤 持续性 此起彼伏 迤逦 绵亘

    英语:(v) continue; continued in time for

    意思:

  • 视听

    读音:shì tīng

    繁体字:視聽

    短语:听见 闻 听到 聪

    英语:seeing and hearing

    意思:(视听,视听)

     1.看和听。

  • 澈声

    读音:chè shēng

    繁体字:澈聲

    意思:(澈声,澈声)
    犹言放声、纵声。
      ▶艾青《巴黎》诗:“也或者散乱着金丝的长髮澈声歌唱。”

    解释:1.犹言放声﹑纵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