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已亥杂诗 188》 我说天台三字偈,胜娘膜拜礼沙门。

我说天台三字偈,胜娘膜拜礼沙门。

意思:我说天台山三字偈,胜娘膜拜礼和尚。

出自作者[清]龚自珍的《已亥杂诗 188》

全文赏析

这首诗《杭州风俗闹兰盆,绿蜡金炉梵唱繁。我说天台三字偈,胜娘膜拜礼沙门》是一首描绘杭州风俗的诗,通过描绘杭州的兰盆节(一种佛教节日)和天台宗的修行,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独特见解。 首句“杭州风俗闹兰盆”,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杭州的兰盆节热闹非凡的场景。兰盆,是佛教中僧尼圆寂后焚化的器具,在佛教中是重要的节日。而“闹”字,更是赋予了这个节日以活力和生机,展现了杭州人民对佛教的虔诚和热爱。 “绿蜡金炉梵唱繁”一句,诗人以金碧辉煌的景象和庄严的梵唱声来衬托出兰盆节的盛况,进一步强调了杭州风俗的繁华和热闹。 “我说天台三字偈”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天台宗的修行方式的认同和赞赏。天台宗是中国佛教宗派之一,以修行天台山而得名。三字偈是该宗修行的一种方式,简洁明了,寓意深刻。诗人以此表达自己对修行的理解和敬仰。 最后,“胜娘膜拜礼沙门”一句,诗人以戏谑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生活的独特见解。这里的“胜娘”是指对年轻女子的戏称,“膜拜”和“沙门”则分别指对宗教的虔诚礼拜和出家人的尊称。诗人以此表达自己对世俗生活的热爱和对宗教的尊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对比和反差。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杭州风俗和天台宗修行,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宗教的尊重。诗中既有对繁华世俗的描绘,又有对修行方式的赞赏,还有对世俗生活的戏谑和反讽,形成了一种丰富而独特的艺术效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杭州风俗闹兰盆,绿蜡金炉梵唱繁。
我说天台三字偈,胜娘膜拜礼沙门。
作者介绍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sè)人,号定庵(ān)。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关键词解释

  • 三字

    读音:sān zì

    繁体字:三字

    意思:
     1.指古字、篆、隶三种字体。
      ▶《北史•刘芳传》:“昔汉世造三字石经于太学,学者文字不正,多往质焉。”
     
     2.知制诰的别称。
      ▶宋·陈师道

  • 天台

    读音:tiān tāi

    繁体字:天檯

    英语:balcony

    意思:(参见天臺)
    山名。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明·杨珽《龙膏

  • 沙门

    读音:shā mén

    繁体字:沙門

    英语:sramana

    意思:(沙门,沙门)

     1.梵语的译音。或译为“娑门”、“桑门”、“丧门”等。一说,“沙门”等非直接译自梵语,而是吐火罗语的音译

  • 拜礼

    读音:bài lǐ

    繁体字:拜禮

    意思:(拜礼,拜礼)

     1.行拜谢或致敬之礼。
      ▶《仪礼•聘礼》:“明日,宾拜礼于朝。”
      ▶《史记•孔子世家》:“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