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漫歌八曲·大回中》 回中鱼好游,回中多钓舟。

回中鱼好游,回中多钓舟。

意思:回中鱼喜欢游泳,回中多钓鱼船。

出自作者[唐]元结的《漫歌八曲·大回中》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 首两句“樊水欲东流,大江又北来”,描述了樊水的流向与大江的流向相对,仿佛在告诉人们生活的方向和目标。樊水欲东流,这是它的自然流向,也是它所追求的方向;大江又北来,这是大环境,是生活的大舞台。这两句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充满了对生活的探索和追求。 接下来的“樊山当其南,此中为大回”是对生活环境的描绘,樊山在樊水的南边,是生活的地方,也是人们需要面对和适应的地方。而“此中为大回”则表达了生活的曲折和回环,既有前进也有后退,既有困难也有机遇。 “回中鱼好游,回中多钓舟”这两句描绘了生活的多样性和可能性,就像鱼儿在回环的水中自由游动,人们可以在生活的回环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同时,这里也暗示了生活中的挑战和机遇并存。 最后两句“漫欲作渔人,终焉无所求”是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理想的表达,他愿意像渔夫一样在生活的海洋中漫游,但他并不追求什么,只是享受生活的过程,享受人生的每一个瞬间。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生活的方向、环境、多样性和可能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理想。它告诉我们,生活就像樊水一样,既有自然的流向也有曲折的回环,我们应该像诗人一样,享受生活的过程,享受人生的每一个瞬间。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樊水欲东流,大江又北来。
樊山当其南,此中为大回。
回中鱼好游,回中多钓舟。
漫欲作渔人,终焉无所求。
作者介绍 袁宏道简介
元结(719-772年),字次山,号漫叟、聱叟、浪士、漫郎,唐代道家学者。原籍河南(今河南洛阳),后迁鲁山(今河南鲁山县),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道家思想对元结影响深远。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政绩颇丰。约大历七年(约772年)入朝,后卒于长安。原有著作多部,均佚。现存的集子常见者有明郭勋刻本《唐元次山文集》、明陈继儒鉴定本《唐元次山文集》、淮南黄氏刊本《元次山集》。今人孙望校点有《元次山集》。(生卒见元结墓表)

关键词解释

  • 回中

    读音:huí zhōng

    繁体字:回中

    意思:
     1.秦宫名。故址在今陕西·陇县西北。
      ▶秦始皇二十七年出巡陇西、北地(今宁夏和甘肃东部),东归时经过此处。
      ▶汉文帝十四年匈奴从萧关(今宁夏·固原东南)

  • 钓舟

    读音:diào zhōu

    繁体字:釣舟

    意思:(钓舟,钓舟)
    犹渔船。
      ▶南朝·梁·刘孝绰《钓竿篇》:“钓舟画彩鹢,渔子服冰纨。”
      ▶唐·李涉《硖石遇赦》诗:“荷蓑不是人间事,归去沧江有钓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