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欲谈嫌许事,山川不险似人心。
意思:风月想谈嫌许事,山川不危险似乎人心。
出自作者[宋]刘过的《再游仪真呈张使君》
全文赏析
这首诗《江淮冠盖闹如林,求一己知何处寻》是一首对江淮地区繁华景象的描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寻求知己的渴望。诗中通过描绘风月、山川、使君德量、举子科名等元素,展现了江淮地区的生活面貌和人情世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首联“江淮冠盖闹如林,求一己知何处寻”,诗人以江淮地区冠盖云集、人声鼎沸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寻找一个知己的困难。这里,“冠盖”代指权贵,“闹如林”描绘了江淮地区繁华热闹的景象,而“求一己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知己的渴望。
颔联“风月欲谈嫌许事,山川不险似人心”,诗人对风月、山川等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于人心险恶的无奈和失望。这里,“风月”象征着诗人的情感世界,而“山川不险”则暗示了诗人对于人心的失望。
颈联“使君德量发天远,举子科名自陆沉”,诗人对使君德量的赞美和对举子科名的期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这里,“使君德量”象征着高尚的道德品质,“举子科名”则代表着对功名的追求。
尾联“秋气未悲先泪下,黄花虽好不曾簪”,诗人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对知己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无奈。这里,“黄花虽好不曾簪”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无法把握的无奈和悲伤。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江淮地区的繁华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知己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无奈。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