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戏答俞清老道人寒夜三首》 牧羊金华山,早通玉帝籍。

牧羊金华山,早通玉帝籍。

意思:牧羊金华山,早年与玉帝登记。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戏答俞清老道人寒夜三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金华山为背景,通过描绘山间的风、草、石等自然景象,以及牧羊人的生活,表达了一种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首句“牧羊金华山,早通玉帝籍”中,“牧羊”点明了主题,而“金华山”则是诗中的地点,暗示了诗人的生活环境和背景。“早通玉帝籍”则表达了诗人对金华山的敬仰之情,认为在这里牧羊的人可以与玉帝相通,这是一种非常崇高的赞美。 “至今风低草,戢戢见白石”描绘了金华山的自然景象,风低草舞,白石点点,给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感觉。这里的“戢戢见白石”形象地描绘了牧羊人放牧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金华山的神秘和美丽。 “金华风烟下,亦有君履迹。何为红尘里,颌须欲雪白。”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金华山和牧羊人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之情。金华山的美丽和神秘吸引着诗人,让他无法离开。然而,诗人却因为生活在红尘之中,而感到无奈和失落。这里的“何为红尘里”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无奈,“颌须欲雪白”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年老的形象,暗示了他对时间的无奈和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金华山的美丽和神秘,以及牧羊人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时间的无奈和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牧羊金华山,早通玉帝籍。
至今风低草,戢戢见白石。
金华风烟下,亦有君履迹。
何为红尘里,颌须欲雪白。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玉帝

    读音:yù dì

    繁体字:玉帝

    英语:the Jade Emperor

    意思:即玉皇。
      ▶南朝·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玉帝居玉清三元宫第一中位。”
      ▶唐·王维《金屑泉》诗:“

  • 金华

    读音:jīn huá

    繁体字:金華

    英语:jinghua

    意思:(金华,金华)
    I
    金质的花饰。
       ▶《后汉书•蔡邕传》:“公奉引车驾,乘金华青盖,瓜画两轓,远近以为非宜。”<

  • 牧羊

    读音:mù yáng

    繁体字:牧羊

    英语:shepherd

    详细释义:放饲羊群。如:『汉朝苏武守节牧羊的故事,流传千古,志节感人。』

    造句:

  • 帝籍

    读音:dì jí

    繁体字:帝籍

    意思:
     1.皇室的谱录。
      ▶《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元暐墓志》:“盛烈高功,焕于帝籍。”
     
     2.皇室所藏的图书典籍。
      ▶《周书•史宁陆腾等传论》:“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