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 三千里外莫错举,两个石人相耳语。

三千里外莫错举,两个石人相耳语。

意思:三千里外没有错举,两个石人互相耳语。

出自作者[宋]释宗杲的《颂古一百二十一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摘杨华》,它是一首富有禅意的诗,通过描绘一些看似无意义的日常事物,表达了深刻的哲理。 首先,诗中的“有佛处不得拄,生铁称锤被虫蛀”表达了无常和变化的观念。在佛教中,佛法是无常的,一切都在变化中,即使是坚硬如铁的事物也不能避免。而“生铁称锤”在这里象征着那些看似坚硬的事物,实际上也可能会被虫蛀蚀。 “无佛处急走过,撞著嵩山破灶堕”则表达了随缘和因缘的观念。在佛教中,佛法无处不在,只是我们是否能够遇到和感知它的问题。如果我们在没有佛法的地方急急忙忙地走过,可能会错过一些重要的东西。而“撞著嵩山破灶堕”则暗示了因缘的奇妙之处,就像撞到了一座山上的破灶一样,它可能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但也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三千里外莫错举,两个石人相耳语”则表达了自我反思和内省的观念。在佛教中,我们需要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就像两个石人在耳语一样。 最后,“恁麽则不去也,此语已行遍天下”和“唵嘛呢叭咪吽”,这两句表达了禅修的境界和禅修的重要性。禅修是一种深入内心的修行方式,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些日常事物,表达了佛教的无常、因缘、自我反思和禅修等观念。它提醒我们时刻保持警觉和内省,不要错过生活中的重要时刻和机会。同时,它也鼓励我们保持开放的心态,接受生活中的一切变化和无常。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有佛处不得拄,生铁称鎚被虫蛀。
无佛处急走过,撞著嵩山破灶堕。
三千里外莫错举,两个石人相耳语。
恁麽则不去也,此语已行遍天下,摘杨华,摘杨华,唵嚤噠哩吽{左口右发}吒。

关键词解释

  • 石人

    读音:shí rén

    繁体字:石人

    英语:Shiren

    意思:
     1.石雕人像。多置于墓道旁。
      ▶汉·应劭《风俗通•怪神•石贤士神》:“石人能治病,愈者来谢之。”
      ▶唐·韩

  • 千里

    读音:qiān lǐ

    繁体字:千裏

    英语:a thousand li; a long distance or a vast expanse

    意思: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 耳语

    读音:ěr yǔ

    繁体字:耳語

    短语:交头接耳 嘀咕

    英语:whisper

    意思:(耳语,耳语)
    附耳低语。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行酒次至临汝侯,

  • 三千

    读音:sān qiān

    繁体字:三千

    意思:
     1.《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
      ▶《三国志•魏志•陈群传》:“

  • 里外

    读音:lǐ wài

    繁体字:裏外

    短语:内外

    英语:inside and outside

    意思:(里外,里外)
    从里到外。表示整个、全部。
      ▶宋·洪迈《夷坚三

  • 人相

    读音:rén xiāng

    繁体字:人相

    意思:
     1.人的相貌、形貌。
      ▶唐·皮日休《相解》:“今之相工,言人相者,必曰某相类龙……某至公侯。”
      ▶巴金《坚强战士》:“他躺在草地上,深身湿得像一只落汤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