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与住山光老子,送宾也合过溪桥。
意思:说与住山光老子,送宾的合过溪桥。
出自作者[元]倪瓒的《送僧游天台次张外史韵》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山水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四明山水的热爱和向往。
首句“四明山水名天下,师去那知客路遥”,直接点明四明山水闻名天下,而作者却因为路途遥远而感到无奈。这表达了作者对四明山水的向往,但因为距离遥远而无法亲自前往的遗憾。
“雪霁惊麕腾宿莽,月明寒鹊集疏条”,这两句描绘了雪后初晴的景象和月下寒鹊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清冷、寂静的氛围。作者通过这些细节,表达了对四明山水的细致观察和热爱之情。
“坐寻云顶千峰石,归趁江头八月潮”,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在四明山中的游历和归家的急切心情。他希望能够找到云顶千峰石这样的奇观,同时也期待着归家时能够赶上江头的八月潮,表现出他对四明山水的向往和留恋。
最后两句“说与住山光老子,送宾也合过溪桥”,作者将四明山中的隐士们称为“住山光老子”,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他希望将自己在山中游历的所见所闻告诉他们,同时也表达了他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和送行的愿望。
整首诗以山水为主题,通过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四明山水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隐士们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归家的急切心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非常优秀的山水诗。
相关句子
- 老子偶然诗与助,又挑行李过溪桥。-- 出自《送李义夫游二首》作者:[宋]陆文圭
- 立马溪桥小。-- 出自《虞美人·冰肤玉面孤山裔》作者:[宋]魏杞
- 溪桥驿路。-- 出自《摸鱼儿 寿燕五峰右丞 此首下原附五峰词不录》作者:[元]程文海
- 日日溪桥侧。-- 出自《虞美人·霜馀好探梅消息》作者:[宋]范成大
- 溪桥山路。-- 出自《探春令·溪桥山路》作者:[宋]赵长卿
- 月浸溪桥雪。-- 出自《菩萨蛮·银城远枕清江曲》作者:[宋]陈允平
- 风清日晚溪桥路。-- 出自《虞美人·风清日晚溪桥路》作者:[宋]韦能谦
- 只有山光依旧。-- 出自《西江月·门柳疏疏映日》作者:[宋]向滈
- 水色山光无数。-- 出自《如梦令·罨画屏中客住》作者:[宋]范成大
- 山光浮水至。-- 出自《泛永康江诗》作者:[南北朝]沈约
- 万里山光暮。-- 出自《点绛唇·霁景澄秋》作者:[宋]石孝友
- 山光翠欲流。-- 出自《宴桃源/如梦令》作者:[宋]曹遇
- 山光冷浸清溪底。-- 出自《菩萨蛮·山光冷浸清溪底》作者:[宋]曾纡
- 老子徜徉。-- 出自《行香子 以上三首见中州乐府》作者:[元]赵元
- 老子倚阑干。-- 出自《糖多令 中秋》作者:[元]朱唏颜
- 无知老子。-- 出自《减字木兰花·无知老子》作者:[宋]朱敦儒
- 昔在老子。-- 出自《陇西行》作者:[南北朝]谢灵运
- 求老子。-- 出自《法曲歌头/法曲》作者:[宋]曹勋
- 老子狂歌。-- 出自《木兰花慢·二分春到柳》作者:[宋]张炎
- 老子分渔樵。-- 出自《南乡子 醉书月香亭佳几》作者:[元]许有壬
- 老子分渔樵。-- 出自《南乡子 醉书月香亭佳几》作者:[元]许有壬
-
老子萍蓬踪迹。-- 出自《水龙吟·举杯长揖常娥》作者:[宋]李曾伯
- 凭谁说与?-- 出自《迈陂塘·雁双双》作者:[元]李治
- 休说与。-- 出自《摸鱼儿 同遗山赋雁丘 花草粹编卷十二》作者:[元]杨果
- 教说与。-- 出自《玲珑四犯·叠鼓夜寒》作者:[宋]姜夔
- 说与贤知。-- 出自《减字木兰花·天然宅院》作者:[宋]苏轼
- 说与刘伶。-- 出自《行香子·浙右华亭》作者:[宋]无名氏
- 说与。-- 出自《定风波·一树寒梅傍小溪》作者:[宋]无名氏
- 说与。-- 出自《定风波·又是春归烟雨村》作者:[宋]无名氏
- 说与樵青。-- 出自《行香子·说与樵青》作者:[宋]方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