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窗风雨夕》 惊破秋窗秋梦绿。

惊破秋窗秋梦绿。

意思:惊破秋窗秋梦绿。

出自作者[清]曹雪芹的《秋窗风雨夕》

全文创作背景

**《秋窗风雨夕》的创作背景是秋分时节,林黛玉因感风凉,咳嗽病复发,病情逐渐加重**。一天傍晚,天气突然变化,下起了雨,黛玉凄凉之时,拿起一本《乐府杂稿》来读,看了其中《秋闺怨》、《别离怨》之类的诗,心有所感。于是摹拟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格调,写成了这首《代别离》(代为拟作之意),名之为《秋窗风雨夕》。这首诗形象地抒发了林黛玉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怨恨和悲哀,反映了封建礼教给她造成的沉重精神压力,以及她无法找到出路、也无力进行斗争的苦闷心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
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
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作者介绍 曹雪芹简介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关外祖籍辽宁铁岭,生于南京,约十三岁时迁回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关键词解释

  • 惊破

    读音:jīng pò

    繁体字:驚破

    意思:(惊破,惊破)
    犹震碎。
      ▶唐·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宋·范成大《次韵陈融甫支盐年家见赠》:“高轩款门来,惊破雀罗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