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同李二十八员外从裴相公野宿西界》 四面星辰著地明,散烧烟火宿天兵。

四面星辰著地明,散烧烟火宿天兵。

意思:四面星辰显著地明,散烧烟火在天空军队。

出自作者[唐]韩愈的《同李二十八员外从裴相公野宿西界》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描绘古代战场上士兵们在新年之际的景象,表达了他们对于和平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四面星辰著地明,散烧烟火宿天兵”,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星星点点的星辰照亮了大地,士兵们在夜晚点燃烟火以保持警觉,这些烟火在夜空中宿挂着,仿佛与星辰交相辉映。这一句描绘了士兵们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展现了他们的坚韧和决心。 第二句“不关破贼须归奏,自趁新年贺太平”,表达了士兵们并不关心是否能够打败敌人,他们只希望尽快回到家乡,向家人报告和平的消息。他们在新年之际,希望的是天下太平,而不是战争胜利。这反映了士兵们的朴素愿望,他们更关心的是家人的生活,而不是战争的胜败。 整首诗表达了士兵们在新年之际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他们虽然身处战场,但他们的心却向往着和平和团圆。这种情感是深深的,也是普遍的,无论在哪个时代,无论在哪个地方,人们都渴望和平,都期待团圆。 此外,这首诗也展现了士兵们的坚韧和决心,他们在困难的环境中保持警觉,不畏艰难,只为了家人和和平。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四面星辰著地明,散烧烟火宿天兵。
不关破贼须归奏,自趁新年贺太平。
作者介绍 韩愈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关键词解释

  • 天兵

    读音:tiān bīng

    繁体字:天兵

    英语:troops from heaven; an invincible army

    意思:
     1.天然的武器,指兽之齿、爪、角等。
      ▶《孙膑兵法

  • 四面

    读音:sì miàn

    繁体字:四麵

    短语:中西部

    英语:all sides

    意思:
     1.东、南、西、北四个方位。
      ▶《礼记•乡饮酒义》:“四面之坐,象四时也

  • 星辰

    读音:xīng chén

    繁体字:星辰

    短语:日月星辰 双星 辰

    英语:1

    意思:
     1.星的通称。
      ▶《书•尧典》:“历象日月星辰。”
      ▶元

  • 火宿

    读音:huǒ sù

    繁体字:火宿

    意思:犹宿火。隔夜的火。
      ▶宋·叶适《送陈彦群》诗:“火宿无余烟,果实甘众口。”

    解释:1.犹宿火。隔夜的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