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晓》 云霭浮空半雨晴,茅檐未忍扫残英。

云霭浮空半雨晴,茅檐未忍扫残英。

意思:云雾飘浮在空中半雨天晴,茅檐不忍心扫残英。

出自作者[宋]杨时的《春晓》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变化的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描绘,展现了春雨过后,景物凋零,只剩下黄鹂鸟一两声的景象。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含了对春天逝去的感慨。 首句“云霭浮空半雨晴”描绘了天空浮云流动,雨停天晴的景象,通过浮云的描绘,给人一种春天多变的感觉。 第二句“茅檐未忍扫残英”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留恋,通过“未忍扫残英”表达了诗人对落花的不舍。 最后两句“欲寻春物飘零尽,只有黄鹂一两声”则表达了诗人寻找春天痕迹的意图,但发现春天已经逝去,只剩下黄鹂鸟的一两声鸣叫。这两句诗充满了对春天逝去的感慨和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易逝,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感慨和怀念。诗歌意象生动,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云霭浮空半雨晴,茅檐未忍扫残英。
欲寻春物飘零尽,只有黄鹂一两声。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杨时(1020年-1071年),字龙池,号文伯,是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士人、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出身世家,曾担任过几个官职,包括监察御史、侍御史等,但因多次上书直言劝谏,受到流放等处罚。杨时一生著述颇丰,尤以诗文、书法成就最为突出。

在文学方面,杨时的作品具有很高的价值,以清新明丽著称,代表作品有《渔家傲·秋思》、《忆江南·江南好》等近百首佳作。在诗歌创作方面,杨时偏爱自由洒脱的体裁和情感,他的诗歌清新朗逸,抒发出豁达惬意的感觉,展现了自然美和人文情感之美。

在书法方面,杨时的成就也不容忽视,他的书法风格大胆奔放,自由自在,有“杨文伯之草”之称。杨时擅长于楷、行、草三种书体,其中狂草书法被誉为“飞白神韵”,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书法风格之一。

关键词解释

  • 云霭

    读音:yún ǎi

    繁体字:雲靄

    意思:(云霭,云霭)
    亦作“云蔼”。
     云气,云雾。
      ▶晋·陆云《晋故散骑常侍陆府君诔》:“闻者巷泣,赴者风征……挥袂云霭,殒泪雨零。”
      ▶宋·王令《对月忆满子

  • 茅檐

    读音:máo yán

    繁体字:茅檐

    英语:thatched cottage

    意思:
     茅屋。
    ▶宋辛弃疾《清平乐》词:“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宋刘克庄《田舍即事》诗之七:“生

  • 残英

    读音:cán yīng

    繁体字:殘英

    意思:(残英,残英)
    残存未落的花;落花。
      ▶元·尹廷高《扬州后土祠琼花》诗:“无双亭下万人看,欲觅残英一片难。”
      ▶元·陈旅《桃花幽禽图》诗:“莫把残英都蹴尽,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