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宿山中十首》 得知千载下,时有打碑声。

得知千载下,时有打碑声。

意思:了解千载之下,当时有打碑声。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宿山中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玉筯篆文古,银钩楷清精。得知千载下,时有打碑声。》是一首对书法艺术的赞美诗。它描绘了古代的书法艺术,赞扬了其高雅、精致的特点,并表达了对这种艺术在千年之后仍然被人们传承和发扬的期待。 首句“玉筯篆文古”中,“玉筯”指的是玉笔,而“篆文”则是指篆书,这种字体在古代书法中占有重要地位。诗人用“玉筯”形容篆书,既突出了篆书的华美,又增添了一种高贵、典雅的气质。而“古”字则表明了篆书的古老和珍贵,表达了诗人对古代书法艺术的敬仰之情。 第二句“银钩楷清精”中的“银钩”和“楷”分别指楷书和行书,是古代书法艺术的另一种重要形式。诗人用“银钩”形容行书的流畅和洒脱,用“楷清”形容楷书的清晰和整洁,进一步赞美了古代书法艺术的多样性和精美。 第三句“得知千载下,时有打碑声”中,“千载”表示时间的久远,表达了书法艺术历经千年而不衰的感慨。“时有打碑声”则描绘了人们在传承和发扬书法艺术的过程中,敲击碑石的声音不绝于耳,表现了人们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书法艺术的赞美,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珍惜和传承传统文化,让这种艺术在千年之后仍然能够发扬光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玉筯篆文古,银钩楷清精。
得知千载下,时有打碑声。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得知

    读音:dé zhī

    繁体字:得知

    短语:识破 意识到 获悉 查出 得悉 探悉 惊悉

    英语:(find out and) know

    意思:
     1.岂知;可知。<

  • 千载

    读音:qiān zǎi

    繁体字:千載

    意思:(千载,千载)
    千年。形容岁月长久。
      ▶《汉书•王莽传上》:“于是群臣乃盛陈‘莽功德致周·成白雉之瑞,千载同符’。”
      ▶唐·韩愈《歧山下》诗:“自从公旦死,千

  • 下时

    读音:xià shí

    繁体字:下時

    意思:(下时,下时)
    谓最晚的时限。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黍穄》:“三月上旬种者,为上时;四月上旬为中时;五月上旬为下时。”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肉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