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渔者》 到头得丧终须达,谁道渔樵有是非?

到头得丧终须达,谁道渔樵有是非?

意思:到头得失最终须达,谁道渔樵有是非?

出自作者[唐]翁洮的《渔者》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渔樵生活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首句“一叶飘然任浪吹”,描绘了一片树叶在海浪中随波逐流的景象,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无奈。接下来的“雨蓑烟笠肯忘机”,表现了渔樵在风雨中依然坚守岗位,不为世俗所累,体现了他们超脱尘世的心境。 第二联“只贪浊水张罗众,却笑清流把钓稀”,揭示了渔樵生活的艰辛,他们在浑浊的水中劳作,却仍然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笑看世间百态。这里的“浊水”和“清流”象征着世俗和超脱,渔樵选择了后者,表现出他们的高尚品质。 第三联“苇岸夜依明月宿,柴门晴棹白云归”,描绘了渔樵在夜晚依靠着芦苇岸边的明月入睡,白天则驾船在晴朗的天空下归来。这里的“明月”和“白云”象征着美好的愿景和理想,渔樵虽然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中,但他们的心灵依然向往美好。 最后一句“到头得丧终须达,谁道渔樵有是非?”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得失的看淡,认为无论是渔樵还是其他行业的人,最终都会面临生死离别,得失成败都是过眼云烟。这里的“渔樵”代表了所有普通人,诗人用这句话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不要过于计较得失。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渔樵生活为载体,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强调了超脱世俗、珍惜当下的人生态度。诗中的意象生动,意境优美,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叶飘然任浪吹,雨蓑烟笠肯忘机。
只贪浊水张罗众,却笑清流把钓稀。
苇岸夜依明月宿,柴门晴棹白云归。
到头得丧终须达,谁道渔樵有是非?

关键词解释

  • 渔樵

    引用解释

    1.打鱼砍柴。 唐 高适 《封丘县》诗:“我本渔樵 孟诸 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宋 苏轼 《前赤壁赋》:“况吾与子渔樵於 江 渚之上,侣鱼鰕而友麋鹿。”

    2.渔人和樵夫。 唐 王维 《桃源行》:“平明閭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宋 范成大 《携家石湖赏拒霜》诗:“渔樵引入新花坞,儿女扶登小锦城。” 清 顾光旭 《弓

  • 到头

    读音:dào tóu

    繁体字:到頭

    短语:根本 穷 一干二净 彻 清 根 绝望

    英语:in the end

    意思:(到头,到头)

     1.掉头。

  • 是非

    读音:shì fēi

    繁体字:是非

    短语:曲直 是非曲直

    英语:right and wrong

    意思:
     1.对的和错的;正确与错误。
      ▶《礼记•曲礼上》:

  • 得丧

    读音:de sàng

    繁体字:得喪

    意思:(得丧,得丧)

     1.犹得失。指名利的得到与失去。
      ▶《庄子•田子方》:“而况得丧祸福之所介乎!”
      ▶《韩诗外传》卷四:“天子不言多少,诸侯不言利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