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水调歌头 建炎庚戌题吴江》 欲泻三江雪浪,净洗胡尘千里,不用挽天河!

欲泻三江雪浪,净洗胡尘千里,不用挽天河!

意思:要泻三江雪白的浪花,净洗胡尘千里,不用挽天河!

出自作者[宋]无名氏的《水调歌头 建炎庚戌题吴江》

全文赏析

【注释】:
这首词慷慨悲凉,唱出了宋室南渡初期志士仁人的心声,因而受到重视。
此词系题于吴江桥上,因而全篇紧紧围绕江水立意。“平生太湖上,短棹几经过”,这的“几”有说不清多少次的意思,它与“平生”“短棹”配合,把往日太湖之游写得那么轻松愉快,为下文抒写愁绪作了铺垫。“如今重到,何事愁与水云多”,陡然转到当前,然而是何事使他愁和水、云一样多呢?作者并不马上解释,接下去的词句却是感情的连续抒发。以剑换舟,暗示报国无门,只好终老江湖。但是这三句用“拟”字领起 ,分明说只是打算。“银艾非吾事,丘壑已蹉跎”,银是银印,艾是拴印的绶带,丘壑指隐士们住的地方。这两句申足前三句句意:先说自己无意作官,后说归隐不能。
下片用三个三字句起头:“新鲈,斟美酒,起悲歌”,音节疾促,势如奔马,作者的感情从中喷涌而出。通脍,把鱼肉切细。从内容着眼,“新鲈”、“美酒”都是至美之物,但后面接上的是“起悲歌”,此所谓以美衬悲、愈转愈深者也。“太平生长,岂谓今日识兵戈 ”,这里开始回答“ 何事愁与水云多”,也呼应“平生太湖上,短棹几经过”。全句意谓自己生长在太平盛事,万万没有想到今天饱尝了兵戈三苦。“欲泻三红雪浪,净洗胡尘千里,不用挽天河”,这三句用“欲”字领起,也分明说只是有此打算。正因为有了这一打算,上片中所说的以剑换舟的打算才未实现,丘壑之隐也才蹉跎。那么这一打算能否实现呢?“回首望霄汉 ,双泪堕清波”,霄汉这里暗指朝廷。作者满怀报国志向,可是面对朝廷只能使浓愁变成伤心的清泪,因为统治者并不允许人民通过战斗收复失地,作者的一切设想,也都因朝廷的妥协投降而变成了泡影。
这首词慷慨悲壮,每个字的后面都激烈跳荡着一颗被压抑的爱国心,反映了在国事不宁的情况下个人身心无处寄托的徬徨和苦闷。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平生太湖上,短棹几经过。
如今重到何事?
愁比水云多。
拟把匣中长剑,换取扁舟一叶,归去老渔蓑。
银艾非吾事,丘壑已蹉跎。
脍新鲈,斟美酒,起悲歌。
太平生长,岂谓今日识兵戈?
欲泻三江雪浪,净洗胡尘千里,不用挽天河!
回首望霄汉,双泪堕清波。

关键词解释

  • 雪浪

    读音:xuě làng

    繁体字:雪浪

    意思:
     1.白色浪花。
      ▶唐·元稹《遭风二十韵》:“俄惊四面云屏合,坐见千峰雪浪堆。”
      ▶元·范康《竹叶舟》第三摺:“则见秋江雪浪拍天浮,更月黑云愁。”

  • 三江

    读音:sān jiāng

    繁体字:三江

    英语:三江侗族自治县 Sanjiang Dongzu Autonomous County, lying in Liuzhou and the north of Guangxi

    <

  • 天河

    读音:tiān hé

    繁体字:天河

    英语:Milky Way

    意思:
     1.即银河。
      ▶《诗•大雅•云汉》“倬彼云汉”汉·郑玄笺:“云汉,谓天河也。”
      ▶北周·庾信《镜赋》

  • 胡尘

    读音:hú chén

    繁体字:衚塵

    意思:(胡尘,胡尘)

     1.胡地的尘沙。
      ▶北周·庾信《王昭君》诗:“朝辞汉阙去,夕见胡尘飞。”
      ▶明·梁辰鱼《拟出塞》曲:“有崎岖北污胡尘,哀笳倚拍,家山

  • 千里

    读音:qiān lǐ

    繁体字:千裏

    英语:a thousand li; a long distance or a vast expanse

    意思: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 不用

    读音:bù yòng

    繁体字:不用

    短语:毫无 不要 休想 决不 毫不 绝不

    英语:need not

    意思:
     1.不听从;不采纳。
      ▶《管子•小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