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二妃庙》 不知精爽归何处,疑是行云秋色中。

不知精爽归何处,疑是行云秋色中。

意思:不知道精神归何处,可能是在说秋色中。

出自作者[唐]李群玉的《题二妃庙》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黄陵庙为背景,通过描绘春天的空寂和子规鸟的啼血声,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哀思和怀念。 首句“黄陵庙前春已空”,诗人以简洁的笔墨描绘了黄陵庙前的景象,春天的生机盎然与诗人的孤独哀思形成鲜明对比。黄陵庙是屈原沉江后与二妃幽会的地方,诗人在此驻足,感受到的是春色已空,万物更替的季节里,曾经的繁华与热闹已经逝去,留下的只有空寂和落寞。 “子规啼血滴松风”一句,诗人以子规鸟的啼声比作哀伤的哭泣,而松风又增添了凄清之感。子规鸟,又名杜鹃,其啼声哀婉,有“杜鹃啼血”的典故,常被用来象征悲伤和哀痛。 “不知精爽归何处,疑是行云秋色中”两句,诗人以奇特的想象描绘了生命的消逝和灵魂的去向。诗人不确定自己的灵魂归往何处,怀疑自己已经化作了秋色中的行云。这里既有对生命消逝的哀伤,也有对永恒存在的疑惑和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黄陵庙为背景,通过描绘春天的空寂和子规鸟的啼声,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哀思和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使得诗的情感表达更加深刻和丰富。同时,诗人的疑惑和向往也增添了诗的深度和复杂性,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黄陵庙前春已空,子规啼血滴松风。
不知精爽归何处,疑是行云秋色中。
作者介绍
李群玉,唐代澧州人,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关键词解释

  • 精爽

    读音:jīng shuǎng

    繁体字:精爽

    意思:
     1.精神。
      ▶《左传•昭公七年》:“用物精多,则魂魄强,是以有精爽至于神明。”
      ▶《三国志•魏志•蒋济传》:“欢娱之耽,害于精爽;神太用则竭,形太劳

  • 行云

    读音:xíng yún

    繁体字:行雲

    英语:rack

    意思:(行云,行云)

     1.流动的云。
      ▶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哀风兴感,行云徘徊,游鱼失浪,归鸟忘栖。”

  • 秋色

    读音:qiū sè

    繁体字:秋色

    英语:autumn scenery

    意思:
     1.秋日的景色、气象。
      ▶北周·庾信《周骠骑大将军柴烈李夫人墓志铭》:“秋色悽怆,松声断绝,百年几何,归

  • 不知

    读音:拼音:bù zhī 五笔:gitd

    不知的解释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词语分解

    • 不的解释 不 ù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