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为薛台悼亡》 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

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

意思:手拿小子夜回院,月冷空房子里没有人。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为薛台悼亡》

全文赏析

这首诗《半死梧桐老病身,重泉一念一伤神。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是一首描绘哀伤情感的诗。它通过描绘作者自己身患疾病、孤独寂寞的场景,表达了对生命的哀悼和对离别的痛苦。 首句“半死梧桐老病身”描绘了作者自身的形象,梧桐半死,象征着生命的衰老和终结;老病身则直接表达了作者身体衰弱、疾病缠身的形象。这句诗奠定了全诗哀伤的基调。 “重泉一念一伤神”中的“重泉”指的是黄泉路,生死隔绝,表达了作者对离别和死亡的深深哀伤;一念一伤神,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伤感情绪的强烈和持久。 “手携稚子夜归院”描绘了作者在夜晚独自携着年幼的孩子回到庭院,这一场景暗示了作者孤独无助、无人陪伴的处境。 “月冷空房不见人”则进一步描绘了冷清的庭院和空荡荡的房间,月光冷清,人却不在,更加强调了作者的孤独和寂寞。 整首诗通过描绘作者自身的形象和场景,表达了对生命的哀悼和对离别的痛苦。语言简洁、情感深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可能会被作者的情感所感染,产生共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半死梧桐老病身,重泉一念一伤神。
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稚子

    读音:zhì zǐ

    繁体字:稚子

    短语:幼儿 孩子 小子 小儿 孺 竖子 孩 囡 报童 小孩子 小 小孩 儿童 童 幼 娃娃 小家伙 童子

    英语:child

  • 空房

    读音:kōng fáng

    繁体字:空房

    短语:泵房 蜂房 客房 暖房 病房 产房

    英语:vacant room

    意思:
     1.谓夫或妻独居的房屋。
      

  • 见人

    读音:jiàn rén

    繁体字:見人

    意思:(见人,见人)

     1.中人,见证人。
      ▶元·武汉臣《老生儿》第二摺:“你要借钱,我问你要三箇人,要一箇保人,要一箇见人,要一箇立文书人。”
      ▶元·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