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醴陵道中》 无端寂寂春山路,雪打溪梅狼藉香。

无端寂寂春山路,雪打溪梅狼藉香。

意思:没有端寂静春山路,雪打溪梅狼藉香。

出自作者[唐]李群玉的《醴陵道中》

全文赏析

这首诗《别酒离亭十里强,半醒半醉引愁长。无端寂寂春山路,雪打溪梅狼藉香》是一首表达离别与愁绪的诗。它通过描绘离别场景、饮酒状态和寂静山路上的梅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句“别酒离亭十里强,半醒半醉引愁长”直接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和诗人的情绪状态。用“别酒”和“离亭”暗示了即将到来的离别,而“十里强”则表达了离别的距离并不遥远,但诗人的情绪却十分复杂。他“半醒半醉”,表现出一种矛盾的情绪状态,既有离别的哀愁,又有对过去的留恋。而“引愁长”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绪的复杂性,以及诗人内心的痛苦。 第二句“无端寂寂春山路,雪打溪梅狼藉香”将笔触转向了离别后的场景,描绘了寂静的春山路和被雪打落的梅花散落在地的景象。这里的“无端寂寂”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寂静和孤独,而“雪打溪梅狼藉香”则以梅花被雪打落的景象,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失落和凄凉。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将离别的场景和诗人的情绪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在离别的过程中,既有对过去的留恋,又有对未来的不确定,这种复杂的情感通过诗歌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赞美,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别酒离亭十里强,半醒半醉引愁长。
无端寂寂春山路,雪打溪梅狼藉香。
作者介绍
李群玉,唐代澧州人,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关键词解释

  • 春山

    读音:chūn shān

    繁体字:春山

    英语:Chun-shan Mountain

    意思:
     1.春日的山。亦指春日山中。
      ▶唐·王维《鸟鸣涧》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 寂寂

    读音:jì jì

    繁体字:寂寂

    英语:still

    意思:
     1.寂静无声貌。
      ▶三国·魏·曹植《释愁文》:“愁之为物,惟惚惟怳,不召自来,推之弗往,寻之不知其际,握之不盈一掌。寂寂长夜

  • 狼藉

    读音:láng jí

    繁体字:狼藉

    英语:in disorder; scattered about in a mess

    意思:
     1.纵横散乱貌。
      ▶《史记•滑稽列传》:“日暮酒阑,合

  • 无端

    读音:wú duān

    繁体字:無端

    短语:无缘无故

    英语:for no reason

    意思:(无端,无端)

     1.没有起点;没有终点。
      ▶《管子•幼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