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偈颂二百零五首》 大而无外,小而无内。

大而无外,小而无内。

意思:大而无外,小而无内。

出自作者[宋]释正觉的《偈颂二百零五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超越物我、包容万物的境界,体现了道家哲学的思想精髓。诗人借助象征和隐喻,展现了虚空无尽、混沌一体的宇宙观,以及不与物争、顺其自然的人生观。 首句“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形容宇宙的无限广阔和无尽深远,无论是大还是小,都没有边界和限制。“合虚空而无欠无余,混万象而成团成块”进一步表达了虚空包容万物,万物混为一体的思想,强调了宇宙的整体性和和谐性。 “不出不在,不失不坏”则表现了超越时间和空间,无所不在、永恒不变的境界。“我不与物争,物不为我碍”传达了诗人不与外界争执,顺其自然,超脱物欲的态度。 最后“路逢达道人,不将语默对。三千界里放光明,双六盘中休喝彩。”则是在表达遇到通达道理的人,无需用言语来交流,只需默默领悟。在三千大千世界里放出光明,不需要任何人为的喝彩和炫耀。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凝练,通过对宇宙和人生的描绘,展现了道家哲学的智慧和境界,给读者带来深刻的思考和启迪。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大而无外,小而无内。
合虚空而无欠无余,混万象而成团成块。
不出不在,不失不坏。
我不与物争,物不为我碍。
路逢达道人,不将语默对。
三千界里放光明,双六盘中休喝彩。

关键词解释

  • 无外

    读音:wú wài

    繁体字:無外

    意思:(无外,无外)

     1.谓古代帝王以天下为一家。
      ▶《公羊传•隐公元年》:“王者无外,言奔,则有外之辞也。”
      ▶何休注:“王者以天下为家,无绝义。”

  • 无内

    引用解释

    犹言无穷小。与“无外”相对。《淮南子·精神训》:“无外之外至大也,无内之内至贵也。” 高诱 注:“无内言其小。” 汉 蔡邕 《汝南周巨胜碑》:“沉静微密,沦於无内;宽裕弘博,含乎无外。”

    不接纳。内,“ 纳 ”的古字。《史记·留侯世家》:“鯫生教我距关无内诸侯, 秦 地可尽王,故听之。”

    读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