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岂是催春去,为见春来啼不休。
意思:杜鹃花怎么是催春去,当看见春天来哭个不停。
出自作者[宋]汪莘的《春夏之交风雨弥间耳目所触即事十绝》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不赋杜鹃三十秋,今愁不比昔时愁。杜鹃岂是催春去,为见春来啼不休》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通过描述杜鹃鸟的啼叫声,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愁绪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先,诗的开头“不赋杜鹃三十秋,今愁不比昔时愁。”表明了作者对杜鹃鸟的特殊情感。作者说自己三十年来从未赋诗吟咏过杜鹃,可见他对杜鹃的关注和喜爱。而现在,他的愁绪已经不同于往昔,这可能是由于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带来的感受变化。
接下来,“杜鹃岂是催春去,为见春来啼不休。”这两句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杜鹃鸟通常被视为悲切的象征,它的啼叫声常被认为是在催促春天离去。然而,作者在这里指出,杜鹃鸟并非是为了催促春天离去而啼叫,而是因为看到春天再次来临,不停啼叫。这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循环的领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杜鹃鸟的啼叫声,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生命循环的深深感慨。诗中的“愁”不仅包含了作者个人的情感,也包含了人们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理解和感悟。这种深沉而富有哲理的意象和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